第六十一章 乡村妇女培训班 (第2/2页)
李阿婆也放下了手里的活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教人好啊…手艺有人学,才不会断根…好好好…”
柳青看着这份突如其来的计划书,眼眶阵阵发热。
她没想到,自己在困境中的坚持和那份设立基金的善念,竟然换来了如此强有力的官方支持和更宏大的发展平台。
这不是她一个人在战斗了。她的身后,站着县妇联,站着村委会,站着无数渴望改变生活的乡村姐妹。
“谢谢…谢谢江干部,谢谢王主席…”柳青的声音有些哽咽。
“谢啥!”江韩咕咚咕咚喝完杯子里的水,欣慰地看瞬间有了干劲的众人,“柳青姐,你赶紧准备一下培训大纲和教案,趁着你这大赛冠军的热度还没过,尽快启动,宣传效果最好!”
希望重新燃起,而且是以一种更加磅礴、更有意义的方式。
村委会的大会议室被临时征用为培训教室。
清晨六点,三十名年龄各异的妇女挎着布包,三三两两地交谈着,不时朝门口张望。柳青抱着一大捆柳条匆匆赶到时,被这场面吓了一跳。
“这么多人?“她小声问身边的江韩。
江韩低声说:“听说能学手艺赚钱,谁不积极?况且县妇联还给了每人每天30元的培训补贴呢!”
柳青刚把材料放好,妇女们就蜂拥而入,很快填满了所有座位。最后排甚至有几个站着的老太太,看样子是来旁听的。
柳青站在讲台前,看着台下那一张张质朴而充满生命力的面孔,忽然明白了爷爷常说的“手艺活要见世面”的真正含义。
手艺不该是少数人珍藏的宝贝,而应该是带动更多人走向美好生活的力量。
她拿起一根柳条,声音清晰而充满力量:
“欢迎大家。今天,我们不从复杂的纹样开始,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清河最宝贵的财富,柳条。它很柔韧,就像我们女人一样,能扛得住生活的压力,也能编得出最美的花样…”
柳青开始讲解最基础的选材要领。
“柳条要选表皮光滑、粗细均匀的...”她的声音渐渐稳定下来,“大家传着看看,感受一下手感。”
柳条在妇女们手中传递,引发一阵阵惊叹。有些人是第一次拿起柳条,动作笨拙却无比认真。就在这时,教室后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瘦高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是爷爷。
柳青惊讶得忘了说话。爷爷昨天还明确表示不会来凑这个热闹。
老人径直走到讲台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忘带样条了。”
柳青接过布包,打开一看,是奶奶“柳编百样图”里记载的十二种基础纹样的实物样品,每个只有巴掌大,却精致得令人惊叹。
“哇!“教室里响起一片赞叹声。
爷爷没多说什么,只是站到了一旁。但当柳青讲解到剥皮技巧时,他突然走上前,拿起柳刀做了个示范。
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灵活得不像老人的,柳条在他指间如丝般顺滑,转眼间就褪去了粗糙的外衣,露出象牙色的内芯。
“柳刀要平,力道要匀。”爷爷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记住,剥的是皮,别伤到肉。”
这意外的示范成了培训班最好的开场。
妇女们学习热情高涨,原定两小时的课程延长到了三小时,直到县妇联的工作人员来提醒才结束。
“明天还来吗?”收拾工具时,柳青小声问爷爷。
老人哼了一声:“看情况。”但柳青分明看到他嘴角微微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