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57章 进燕京好似赶考

第57章 进燕京好似赶考

  第57章 进燕京好似赶考 (第2/2页)
  
  就算是考虑到他这些功劳,也不该冷落他的女儿。
  
  陈绍也是在心中暗暗撇嘴,这老朱够精的,平日里引经据典,说话头头是道。
  
  真遇到事了,又是一副我蛮夷也的做派,其他人不好意思说的事,他张嘴就来。
  
  合着你是随意切换,怎么有利怎么来是吧。
  
  陈绍不得已,拍着胸脯对他保证,自己以前没有,今后也绝对没有冷落三姐妹。
  
  老朱其实每隔段时间,就和女儿通信,自然知道陈绍没有冷落女儿。
  
  他只是抱怨没种上身孕而已。
  
  这已经算是含蓄的了,当年柔然嫁公主给高欢,可是专门派了公主的叔父秃突佳在墙角蹲着,只要高欢不努力,秃突佳就开骂。
  
  征战一生,没几年活头的高王,每天都是强撑着宠幸蠕蠕公主。
  
  巧合的是,当时高欢就是在晋阳陈绍如今是在太原。
  
  可惜,高王还是太老了,没有陈绍这般精壮。
  
  蠕蠕公主最终也没怀孕,等高欢死后,按照柔然的习俗,蠕蠕公主改嫁给高欢的长子高澄,两人很快就生了一个女儿。
  
  老朱又和陈绍商议了一番,陈绍叫他在对付郭药师的时候,可以和曲端合作。
  
  老朱这才离开,随着他一起离开的,还有银州系大量的武将和兵马。
  
  从暖泉峰出兵开始,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事,也从此刻,进入了暂时的休战期。
  
  说实话,如此高强度的征战,也确实该停了。
  
  让将士们得到休整,让后方的物资得到补充,让百姓重返家乡,重新分配土地,把战乱导致的田地荒芜,重新耕种起来。
  
  等人都走了之后,陈绍又带着人马,在东边溜达一圈。
  
  “收复”了昌平、潞城、武清、安次、永清、玉河、香河、郭阴.总共九城三县。
  
  与十一月中旬,上表奏捷,为将士请功。
  
  军中书记,早就把功报写好,一桩桩一件件十分详尽。
  
  每一次战斗的时间、地点、敌我兵力;
  
  斩获首级数、生擒人数及身份;
  
  缴获物资(马匹、器械等);
  
  将士个人功绩
  
  从出征东胜州开始,直到收复幽燕,基本上没有什么夸大。
  
  这份功报,是定难军两年来的战绩,够枢密院忙活一阵了。
  
  大宋对战功的赏赐,一般是钱物、官职晋升或减磨勘年(缩短晋升需要的年限)。
  
  而定难军内部,早已经做好了赏罚。
  
  陈绍又特意表奏岳飞守真定府之功,奏请他为檀州兵马钤辖;奏请程寀为蔚州知州。
  
  然后陈绍就班师回太原,只带了灵武营,宥州系的田晟,则率所部人马,驻扎在牛栏山。
  
  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来走个过场,把最大的那个功劳揽到身上。
  
  等陈绍离开之后,就会有太原府选拔出来的官员,前来幽燕上任。
  
  西北定难五州和河西五州,灵武诸州已经有了自己的科举取士。
  
  陈绍准备在河东、幽燕和云中,也开始搞起来。
  
  这件事需要一步步从长计议,不能太刺激大宋朝廷,免得他们来个衣冠南渡,跑到江南去偏安了。
  
  要知道,那江南可不好打,全盛蒙古人都得打几十年。
  
  ——
  
  陈绍回程路上,还没有到河东,在灵丘时候,曲端派部将来传信。
  
  陈绍在灵丘官道,坐在一截木桩上,正在吃饭。
  
  看着信使,轻笑一声问道:“曲大又要作甚?”
  
  说实话,用曲端这个人,陈绍担了一定的压力和风险。
  
  这厮是个实干派,经常给自己搞先斩后奏的把戏。
  
  来人是曲端心腹李彦琪,最擅长的是千里奔袭,带骑兵的能力超群。
  
  “回大王,曲帅想要在密州,制造大船,用来配合大军进攻郭药师和女真。”
  
  陈绍一听,想起前段时间,广源堂传来的萧氏的书信。
  
  说是她的商会,想要市舶司,要造大船出海。
  
  “你别说,我还真有这个想法,曲大和我想一块去了。”陈绍扒了一口饭,问道:“他怎么说的?”
  
  “曲帅说,希望大王能奏请朝廷,发下图纸,他自己从民间招募船匠,定能造出前所未有之海船,北渡击敌!”
  
  曲端也是被逼出来的办法,他自诩带兵一流,打仗一流,做梦都想去捞点战功,证明自己。
  
  但是大名府附近无战事
  
  总不能真带兵把张叔夜给剿了吧。
  
  所以他别出心裁,要造大船从海上去杀敌。
  
  陈绍端着碗,手中晃着筷子,笑道:“曲大啊曲大,真难为他了。”
  
  “大王?”
  
  李彦琪不解地看向陈绍。
  
  陈绍笑道:“你回去跟他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我支持他,不日就给他上奏,而且还要派商会的人去。你们要与商会通力合作,造船这种事,商会比你们好下手。”
  
  造船,牵扯的就不止是造船,要是投入太多只造战船、运兵船,没有进款项,容易入不敷出。
  
  必须有商会参与,合理地投入,审计;再用商会的手段招募匠人、买入材料,拉人入伙
  
  这样便可以用最低的财计,来做最多的事。
  
  李彦琪大喜,他们这些人,跟着曲端在大名府,打的仗着实不多。
  
  这次看着其他定难军的弟兄加官进爵,哪有不眼红的。
  
  好在曲帅有办法,想到了从海上击贼这种主意,才让大家瞧见了曙光。
  
  来不及多说,便匆匆回去报喜。
  
  陈绍这里,也很上心,大宋的造船业他也是专门了解过的。
  
  上次萧氏说是要市舶司的时候,陈绍就派人去收集过这方面的信息。
  
  两宋是中原造船技术的高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人才,创造了一个个革新和发展。
  
  五十年前,范子渊主持建造的“凌虚致远安济神舟”,就首创方艉结构,采用樟木肋骨与杉木外板结合,提升船体强度与抗变形能力。
  
  采用子母口榫合法连接船缝,外涂桐油、石灰、麻丝捻料防水;
  
  抗礁石撞击能力大大增强,奠定北宋大型海船建造标准。
  
  三年前,明州造船场,造出一艘“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载重超600吨,船体分三层,配备硬帆与多桅结构。
  
  硬帆(篾竹制)与软帆结合,提升了航速;
  
  而且已经开始用指南针来识别方向了。
  
  而大宋的船匠,地位也比唐时要高,唐代匠户需世代服役,地位等同贱籍;大宋匠人却可通过技术晋升或赎买脱籍,技术好了甚至可以做官。
  
  唐代造船以军事用途为主,匠人依附于军器监;大宋官私船场并存,技术民用化趋势明显,民间造船的积极性也高。
  
  这次曲端要战功,倒是提醒了陈绍,这一条确实可以摆上日程。
  
  想到这种图纸,朝廷应该不会轻易给,陈绍还是有点头疼。
  
  幸亏还有赵桓
  
  陈绍对端着碗,在一旁吃饭的幕僚们说道:“以我的口吻和名义,给官家写几封信,每隔十天每隔七天一封,语气要亲近一些。”
  
  幕僚们点了点头,有一人问道:“要写何事?”
  
  “随便写,刮风下雨都可以写,风土人情也可以写,美食美景.”
  
  “不写正事么?”
  
  陈绍笑道:“哪有上来就谈正事的,先热络热络感情,我回去之后,专门派人去奏请此事。”
  
  幕僚中有年轻人点头道:“大王放心,我等执笔,官家定然能感受到大王的亲近之意。”
  
  陈绍笑着点了点头,幕僚中有明白人啊,仔细一看还是个熟人蔡京的孙子中的一个,蔡有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