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再“出征” (第2/2页)
  
  “再说了,厮杀汉出身,习惯习惯就好了。”
  
  陈绍说完,看了一眼天空,心中暗道,这天下还远没有到享福的时候。
  
  得益于道路的平整顺畅,经过五天时间,陈绍一行人就赶到了代州。
  
  早就来了的田晟,直接在代州的雁门大营外等候。
  
  因为他们是宥州兵出身,都是盐州、宥州的人马,当初陈绍取代西夏,率先就是用童贯的兵马,袭取盐州,以为立身之本。
  
  所以这里的很多武官,甚至是小兵,都是认得陈绍的。
  
  田晟牵着马站在郊外,瞧见陈绍过来,赶紧单膝跪地:“田晟拜见大王!”
  
  他这一跪,其他武官也纷纷行礼。
  
  陈绍把马鞭扔给他,田晟起身牵马,左顾右盼,得意洋洋。
  
  来到代州大营,陈绍往主帅位置一坐,笑道:“久不来帐中了。”
  
  “大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本不需亲自劳动身躯,只是这幽燕收复之功,大王不来,其他人难以承受。”
  
  陈绍笑骂道:“田晟,你在宥州这几年没白待,学了一嘴溜须拍马的本事。”
  
  “此皆标下的肺腑之言!”
  
  陈绍笑道:“我当年在童宣帅帐下,也是如此‘肺腑之言’,你田晟跟我比差远了。行了行了,咱们军中不用搞这一套。只要你们打了胜仗,就是个哑巴,我也给你们封官进爵!”
  
  帐内顿时欢笑一片,大家也没想到,代王自己揭自己老底,看来他是真豁达。
  
  这一场仗,其实已经收尾了,中军大帐连木图也没摆,更不用提沙盘了。
  
  要是以前,陈绍早就骂娘了,而且一定会更换主帅。
  
  但是此时,所有人都知道,幽燕无战事。
  
  下一场,要等大王什么时候去进攻古北口了。
  
  又有几员灵武营的将官进来,问陈绍什么时候出发。
  
  既然代王动了,灵武营肯定要全部回来,至少主力要回来。
  
  他们这一个营,建立的初衷就是陈绍的亲卫。
  
  当初放出来打仗,是因为太原很安全。
  
  既然是走个过场,就没有必要多耽搁时间,陈绍休息了一天,就下令开拔。
  
  天气晴朗,上午的阳光、很快便驱散了五台山潮湿的雾汽。
  
  从雁门大营出发,陈绍穿着一身轻甲,只要不下雨他基本都坚持骑马。
  
  此时天气还算可以,稍微有些偏凉,也不怕会感染风寒。
  
  沿着蔚州东进,算是重走了一遍定难军的行军路线,其中蔚州看上去最惨烈。
  
  到处都是战场的遗迹,可想而知,这里打的有多惨烈。
  
  陈绍看着蔚州那些荒废的土地,心中在想怎么让百姓迁移一些过来。
  
  自凡是大战之后,就是人口快速增长期。
  
  大战之后,就拿蔚州来举例,当地的百姓基本死完了.
  
  这里空出了大量的田产,可以养活几十万户人家,这些人又没了压力,还会有官府鼓励耕种生育的政策。
  
  这不是什么特例,而是绝对会出现的现象,否则这个政权就坐不稳,很快又会被人推翻。
  
  就连历史上的女真金国,在靖康之战灭掉北宋之后,猛杀了几年,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直接在北方免税三到八年。
  
  将原本宋辽大地主、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重新分配给无地农民,并规定“有田不自种者杖六十”,强制耕种。
  
  陈绍在河东这几年,最重视的就是打仗,其次便是农事。
  
  此时已经算是半个农事专家,看着蔚州的地貌,就觉得这里有很大的垦荒潜力。
  
  蔚州地处太行山与燕山交汇处,既有河川平地(如壶流河流域),也有山地梯田,但是看上去山野都荒芜着。
  
  不知道是因为战乱原因,还是契丹当年就没治理好。
  
  “把军中司马叫来。”
  
  陈绍说完之后,就勒马停住了脚步,不一会儿,有几个司马官来到他的马前。
  
  “拜见大王。”
  
  陈绍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说,这地方能垦荒么?”
  
  司马官儿们面面相觑,他们其实不管这一套,但他们是军中为数不多的文官了,陈绍也是随口问问。
  
  其中一个站出来说道:“能!”
  
  说完之后,他弯腰走到松软的地方,抓了一把土,说道:“大王请看,这些栗褐土,适合种粟、黍、麦,若是能修好水渠,可为北方一小粮仓!”
  
  陈绍又问了几句水利如何修建的事,这人也说得头头是道。
  
  “好好好,你叫什么名字?”
  
  “程寀。”
  
  “听你口音,不是西北人,你是哪一年入的定难军?”
  
  这小官儿弯腰道:“回大王,卑职原本是析津汉人,因逃难随耶律大石逃到云内,中途走丢了,恰好遇到定难军平定云内,这才加入。后蒙朱令大帅提拔,在雁门营中任随军司马。”
  
  析津也就是幽燕,陈绍笑道:“你不用随我们走了,就由你来做这个蔚州的知州。”
  
  “田晟,拨给他一队人马,着手把蔚州给我整饬起来!”
  
  程寀一听,愣在原地,甚至忘了谢恩。
  
  等他缓过神来,赶紧弯腰致谢。
  
  陈绍笑道:“我这人就是如此,不拘一格用人才。你只管去衙署内就是,不久之后,自然会有人送上牒文印玺。”
  
  程寀是有些见识的,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辽国的高官,算是个汉人世家。
  
  耶律淳在燕京被耶律大石、李处温等人拥立为帝,程寀家族就效力于燕京政权。
  
  他见识过很多的雄主,但是都没有陈绍这般用人的。
  
  这一刻,他仿佛明白了定难军能横扫天下的原因了。
  
  陈绍笑道:“我可记住你说的话了,我给你五年时间,到时候这里是不是北方小粮仓,你要亲自去找我汇报。”
  
  “卑职必不负大王之恩。”
  
  程寀深深弯腰作揖之后,带着陈绍给的人马,前去蔚城赴任。
  
  周围的人,尤其是军中的司马官,都有些羡慕。
  
  这个契丹的降臣,原本地位最低的,一下子就跃迁了。
  
  代王他是真不看出身啊!
  
  不拘一格用人才,好一个不拘一格!
  
  代王府在太原,所有人都削减了脑袋往里钻,就是这个原因。
  
  你即使是有才,也得让陈绍这种人看见。
  
  别说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屁话,一块破抹布把你盖住,你就有可能抱憾终身。
  
  因为金子是不会死的,人却不一样,风华就那么几十年。
  
  泱泱华夏,人才实在是太多了,一镇之才,足以横扫天下。
  
  但是机遇这个东西,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