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新芽破土,旧识新途 (第2/2页)
造船的木料堆在岸边,散发着松脂的清香。林薇捡起一块边角料,上面还留着赵磊画的“尺寸线”——他查账查得细,连木料的损耗都算到了小数点后两位。她摩挲着那些刻痕,突然觉得,他们四个就像这船板上的榫卯,看着各有各的形状,拼在一起却严丝合缝,少了谁都撑不起这船。
陈默在养心殿看着云南送来的玉米图,图上的玉米穗子画得像金条,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能酿酒,能喂猪,人吃了力气大”。他想起前公司的产品发布会,PPT上的“核心优势”也不过如此,只是那时的数字是销量,现在的数字是活命的希望。
“李德全,”他把图纸折起来,“传旨,让赵磊把《农税章程》改成‘实物税’,百姓可以用土豆、玉米抵税,折算成银子入账。”
李德全刚走,周猛就捧着“越海号”的模型进来,船帆上绣着个小小的玉米图案。“陛下,这船试水时跑了最快,比倭寇的船快三成!”
陈默接过模型,指尖划过船帆上的玉米,突然想起刚穿越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坠机——那时以为是终点,现在才明白,是换了条更宽的赛道。这赛道上有泥泞,有风浪,却也有玉米成海、战船扬帆的壮阔。
暖阁的窗户开着,飘进玉米田的清香。赵磊的账册摊在桌上,苏晴的点心盒还剩两个窝窝头,林薇的船模立在角落,陈默的龙袍袖口沾着点玉米须——那是他去试验田时蹭的,没来得及拂掉。
“你说,”苏晴咬着窝窝头问,“咱们算不算把这大胤朝,改造成‘公司’了?农税是现金流,水师是安保部,织锦局是市场部……”
赵磊喷笑:“那陛下就是CEO,咱们是高管团队。”
林薇笑着补充:“还得加个‘可持续发展部’,专门管土豆玉米育种。”
陈默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御花园的玉米长得比人高,穗子垂下来,像无数只手在摇。远处,“越海号”的模型在阳光下闪着光,船帆上的玉米穗子,像在跟风儿较劲。
花好越圆。这“越”字里,藏着的哪只是穿越的距离,是把现代的智慧,种进古代的土壤,让不可能生根发芽的奇迹。路还在铺,船要出海,而他们脚下的土地,正长出越来越多的希望。
至于以后?以后的风雨,以后的收获,以后的“越”向何方,走着瞧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