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2 章 姚书记招见 (第2/2页)
同时也要明确,不能因为个别人的问题,就否定我们整个公安队伍多年来为维护全市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绝大多数同志是好的,是值得信任的……”
会议结束后,李毅飞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特意走到台下,与几位来自基层支队和派出所的民警代表交谈。
一位来自交警支队、面色黝黑的老民警搓着手,犹豫了半天,才压低声音说:“李局长,其实……其实大家伙儿早对某些现象有看法,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只是……”
“只是什么?老同志,有什么话都可以说,今天我就是要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李毅飞语气温和地鼓励道。
老民警看了看四周,张了张嘴,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叹息,摇了摇头:“唉,也没什么,就是……就是希望这次整顿,能真正见到效果,别再是雷声大、雨点小……”他话没说完,但眼神里的期盼和顾虑交织在一起。
李毅飞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心里更沉重了几分。
这欲言又止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人所共知却又不敢轻易触碰的秘密?
晚上十点多,李毅飞独自在办公室继续翻阅文件,梳理头绪。
办公室主任又送进来一个快递文件袋,说是晚上刚收到的,没有寄件人信息。
李毅飞拆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照片。照片像素不高,有些模糊,像是在夜间拍摄的,内容是一个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塔吊林立,但看不出具体是哪里。
照片背面,用打印机打出了一行宋体字:“适可而止。”
李毅飞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打电话叫来了还在加班的赵伟,把照片递给他:“你看看,能不能认出这是哪个工地?”
赵伟拿着照片,对着灯光仔细辨认了半天,又打开手机里的电子地图比对了一番,不太确定地说:“看这地块形状和远处的建筑物轮廓,有点像是……城南那片正在建设的保障房项目工地。
这个项目之前好像因为拆迁补偿和工程款拨付的问题,有过一些纠纷和信访记录。”
“保障房项目?”李毅飞沉吟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张立军之前和城建和国土……明天上午,安排一下,我们不去局里听汇报了,直接去这个工地看看实际情况。”
“好,我马上联系住建局和项目方。”赵伟立刻应道。
就在这时,李毅飞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响了起来。他示意赵伟稍等,拿起听筒。
是孙主任从省城打来的,声音透过线路传来,带着一丝凝重:“毅飞,张立军今天又交代了一些新情况,可能涉及市里几个重点市政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牵扯面可能比较大。
省里初步决定,要成立联合专案组,规格可能会提高。
你这边的维稳压力和配合调查的任务都会加重,要有个心理准备,各方面工作一定要做得更扎实。”
挂断电话,李毅飞久久没有说话。他走到窗前,拉开厚重的窗帘。
窗外,城市的夜景璀璨,霓虹闪烁,车流如织,一派安宁繁华景象。
然而,在这片光影之下,他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暗流正在涌动。
第二天一早,李毅飞换上了一身轻便的夹克,准备和赵伟一起去城南保障房项目工地暗访。
他刚拿起公文包,办公室上的座机电话就响了起来。看来电显示,是市委书记秘书室的号码。他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
“李书记,您好,书记请您现在马上到他办公室来一趟,有重要事情需要紧急商议。”秘书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但“马上”和“紧急”两个词,却透露出不寻常的意味。
李毅飞放下电话,对已经等在门口的赵伟说:“工地视察推迟,你先跟那边打个招呼。
市委姚书记紧急召见,我得立刻过去。”
走在通往市委书记办公室那条铺着深红色地毯上,李毅飞的步伐沉稳,内心却波澜起伏。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场由张立军案引发的风暴,正在迅速升级,波及的范围和深度都超出了最初的预估。
况且,姚书记和张立军的关系当初省委王副书记可是说了,张立军很得这位书记的欢心。
而他,才来阴铁市多久,就把书记看好的公安局局长送了进去,虽然自己不怕姚书记,但是现在这位书记怎么想的,从昨天到现在都没有表态了。
此时走廊两侧紧闭的办公室门,仿佛都隐藏着无数双眼睛,在暗中观察着他的每一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