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8 章 大会上的脱稿讲话 (第1/2页)
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大会在市委礼堂隆重召开。
会场内座无虚席,气氛庄重而肃穆。主席台上,市领导依次就座,李毅飞作为政法委书记,位置显要。
台下,全市政法系统各单位负责人、业务骨干,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济济一堂。
王卓坐在台上,脸色相较于前几日的春风得意现在明显晦暗了许多,强打精神却难掩失落。
公安局长张立军则坐在台下前排,警服笔挺,面无表情,只是偶尔与旁边人低语时,嘴角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会议按议程进行,几位领导发言后,话筒传递到了李毅飞面前。
场内响起惯例性的掌声。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李毅飞并没有拿起事先准备好的讲话稿,他只是将稿纸轻轻推到一边,调整了一下话筒,目光沉静地扫视全场。
“同志们,”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清晰而平稳,“今天站在这里,面对全市政法战线的同仁,我不想照本宣科,讲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空话。
我想和大家聊几句实实在在的心里话。”
开场白一反常态,立刻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连主席台上的几位主要领导都露出了些许讶异的神色。
“我们搞政法工作的,”李毅飞继续道,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手里掌握着法律赋予的权力,也承担着维护公平正义的天大责任。
这份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任何私心杂念!”
李毅飞略微停顿,让话语在会场中沉淀。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我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李毅飞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质疑,“叫做‘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这句话,听起来很励志,很有哲理,但我个人,非常不认同!”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泛起一阵细微的骚动。这种公开质疑主流说法的言论,在如此正式的场合极为罕见。
“迟到的正义,还能算是完整意义上的正义吗?”
李毅飞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当受害者已经家破人亡,当蒙冤者已经青春耗尽,当罪恶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得以逍遥法外……这个时候,即便真相大白,那份迟来的‘正义’,它的分量和意义,难道不打折扣吗?”
李毅飞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能直视每个人内心的拷问:“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不是我们工作的失职?
如果我们在处理每一起案件时,都能再仔细一点,再深入一点,再较真一点,排除一切干扰,顶住一切压力,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那么,很多所谓的‘迟到的正义’,是不是本可以避免?
很多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一连串的发问,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台下不少基层干警,尤其是那些曾经在工作中感到过无力、委屈甚至憋闷的人,眼神中流露出强烈的共鸣。
李毅飞话锋一转,指向更加具体的方向:“所以,下一步,我要求全市政法各单位,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对近年来,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存在疑点的案件,进行一次彻底的‘回头看’!
要严查各自经手的案件,查缺补漏!
冤假错案,必须坚决纠正!
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必须彻底杜绝!
那些久侦未破、悬而未决的积案,必须加大攻坚力度!”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也许有人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会觉得‘我在这个位置上,我不干,你又能拿我怎么样?
那我今天就在这里明确告诉大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担当、不作为、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就不要占着位置,耽误事业,寒了民心!”
这番话已经说得相当重了,几乎是指着鼻子警告。
台下一些人的脸色开始变得不自然。
李毅飞的目光似乎无意间扫过台下前排的张立军,然后收回,继续道:“可能还有人心里在嘀咕,说大话谁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