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七章 互联网+教育 (第2/2页)
李采钰年纪要比邵思思大一些,但是身上却有一种自卑的拘谨,对谁都小心翼翼的。
还好周子扬在上面撑着,以致于不管去哪里,别人对她的态度都很友善。
不仅是刚才在教室里,就是在这里,也是有三四个女孩围着她,更是热心的给她介绍着这些机械设备都怎么用。
李采钰想要上手体验,但是又不好意思。
邵思思便问她是不是想操作一下。
“没,没有。”
“没事,刚好我们有要烤的面包,我们教你怎么用。”
李采钰立刻说不用不用。
“我不懂这些,万一给弄坏了。”
“没这么容易坏的。”
邵思思笑了起来,只是短暂的接触下来,邵思思就发现自己挺喜欢这个姐姐,最初接触的时候,看着面向就是温柔似水,明明比自己大两岁,看着却如此的单纯,这让邵思思有一种成就感。
她告诉李采钰,这个机器是周子扬给我们采购的。
“花的是周子扬的钱,你弄坏了也没关系。”
旁边的几个女孩听了邵思思的话都在那边笑,周子扬也笑了起来,他说:“对。”
“邵学姐说的对,弄坏也没关系,坏了我再买。”
李采钰连连摆手表示不用,真不用。
周子扬带着李采钰在烘焙社待了一段时间,看她逐渐适应下来,周子扬也放心了,在这其中,邵思思给了很大的帮助。
周子扬便说:“邵学姐,那我把我姐就交给你了?”
“你放心把采钰姐交给我吧。”
“嗯。”
说定以后,周子扬让李采钰安心在这里学习,反正家就在附近,学完自己回家就行。
李采钰也蛮喜欢这个地方的,便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一如既往,从十一月到十二月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苏雅一连给周子扬介绍二十多个有家教需求的家庭,周子扬哪里有条件给她找二十个家教?
苏雅后面还问周子扬这件事情办的怎么样?
周子扬就和苏雅诉苦,说这件事自己真来不了。
苏雅仔细想了一下,感觉是自己考虑不周了,周子扬说的对,他之前虽然也做过人力,但是他做的都是那种密集型产业,而苏雅身边有家教需求的人,都是冲着她的面子还有南大的牌子过来的,那叫其他学校的人肯定不合适。
所以苏雅送佛送到西,干脆就是接手了学校贫困助学的任务,并且挨个找一些家庭条件特别贫困的学生谈话,询问他们是不是有助学需求?
“如果有的话,你们可以去找15建筑班的周子扬,他自己做了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单是做家教这一块的,如果你们有信心可以试一试。”苏雅说着,推了推眼镜。
有苏雅在中间牵头,周子扬总算和他们对接上。
苏雅并没有给周子扬他们的具体资料,但是后面周子扬通过和他们交谈发现,有的人在这个世界过的真的很苦很累,即使是高等学府也不例外,他们这些人里,有说妈妈在很小时候不在的,也有父亲不在的,更有说,本身就是孤儿。
这些其实都还好,最主要的是,还有说父母卧病在家多年,没有经济收入。
有的同学甚至大学才刚刚接触手机。
甚至在读大学以后才注册了自己第一个qq号。
这事儿发生在2015年,都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放到2025年,可能给让人难以理解。
苏雅当时给周子扬找家教工作的时候,周子扬只是觉得麻烦,甚至当做是还人情,想着把这件事情做完就结束了,但是在了解贫困生的状况以后,周子扬难得的圣母了一把,竟然真的想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开始就二十多个人,周子扬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根据她们实际情况,把她们分配到情况不一样的家庭,比如说女孩子的话,就找女孩子教,男孩子的话就找男孩子教。
体量不大的情况下,工作是非常好做的,可是当周子扬把摊子铺开以后,找到周子扬的贫困生便更多,都是苏雅介绍过来的,再加上周子扬的第一期做的很不错,二十多个贫困生都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份‘高工资’。
甚至有人发朋友圈感谢了周子扬。
说周子扬是他人生中的贵人。
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尽管周子扬不认可,但是毕竟人家也是为了感谢自己,这一点无可厚非。
特别贫困的学生很少,但是要说普遍贫困,其实也不算少。
要知道,一个班级的贫困名额是八到十人。
那么一个大学少说一百个班,那就将近千人。
有的人看起来可以相对体面一些,但是绝对缺钱的。
现在听说周子扬这边有高工资的兼职做,而且又有苏院长推荐,肯定一股脑的全部过来找周子扬了。
周子扬其实也很为难,因为客户已经用完了,再去找苏雅。
苏雅却是翘着自己的丝袜美腿说能给周子扬发掘的客户已经都给周子扬了,接下来就是要看周子扬自己努力。
“子扬,你总不能让阿姨失望吧?”苏雅嘴角勾起微笑说。
周子扬说:“我算是上了苏姨的当了。”
苏雅还不承认,气定神闲的说,话不能这样说。
在这里,周子扬小小的怨恨了一下苏雅,心想以后有机会肯定收回来。
但是在此之前,周子扬却真心开始考虑如何解决贫困学生就业兼职问题。
那些男生倒是还好,周子扬说我这边没有家教兼职了,但是有其他的兼职,需要出卖力气,你觉得合适,我就给你安排。
有的学生不愿意出卖力气,但是有的学生却说,有钱赚就干。
于是周子扬就这么把他们安排了下去。
至于女生,那真的就只能做家教,她们和其他学校的还不一样。
其他学校的周子扬可以安排模特或者礼仪。
但是自己学校,也有做的,但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反而不愿意去做这种事情。
周子扬粗略计算,发现自己学校有家教需求的学生大概有八十个。
如果单纯用人工来安排,麻烦繁琐不说,而且长此以往不是办法。
事到如今,周子扬只能自己花钱,开发一个家教软件。
刚好符合现在的大势所趋。
互联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