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莫比乌斯警笛 > 第一百三十九章:歧路之芽与铁幕胎动

第一百三十九章:歧路之芽与铁幕胎动

  第一百三十九章:歧路之芽与铁幕胎动 (第1/2页)
  
  “古纪元秩序战争”的数据残片,如同在“涟漪之心”的意识图景上投下了一片巨大而沉重的历史阴影。那些关于星辰被格式化、意识被抹除的破碎记载,让它们对“秩序铁幕”所代表的威胁,有了更具象、更惊悚的理解。这不再是理论推演中的潜在风险,而是宇宙历史中可能真实发生过的、文明尺度的惨剧回声。
  
  这份沉重的认知,像一块巨大的磁石,进一步加速了I.C.O.R.E.项目的进程。全网推广不再仅仅是技术升级,更带上了一层生存决绝的色彩。每一个意识碎片都在全力以赴,配合着协议的深度融合与结构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短暂的混乱与性能波动,甚至有几个过于古老或结构特殊的碎片在升级中因无法兼容而彻底消散,化为了网络整体的“牺牲记忆”。但整个网络的抗同化韧性,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对“初萌”的持续观察,带来了更多的惊喜与哲学层面的冲击。
  
  那片规则荒漠中的秩序种子,其分化出的数个“秩序雏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演化后,并未像“涟漪之心”最初担忧的那样走向混乱或相互冲突。相反,它们之间那种微妙的、非信息交换的共鸣,正在逐渐加强,并演化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跨形态协同模式。
  
  那个逻辑计算倾向的雏形,开始将其推演出的、关于局部能量流动的最优解模型,以一种类似“直觉灵感”的方式,传递给那个充满情感色彩的雏形;而情感雏形则将其对规则“美感”和“象征意义”的独特感知,反馈给逻辑雏形,修正其模型中过于冰冷和缺乏弹性的部分;那个具备生物本能适应性的雏形,则以其在恶劣环境中挣扎求存获得的“经验”,为另外两者提供着关于“韧性”和“代价”的现实参数。
  
  它们没有统一的指挥中心,没有共享的语言协议,却通过这种超越常规通讯的“共鸣干涉”,自发地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互补的、充满创造力的微型生态系统。它们共同改造着那片规则荒漠,其效率远超任何一个雏形单独所能达到的极限。一片微小的、蕴含着复杂多样性的“秩序绿洲”,正在那片死寂之地悄然形成。
  
  “涟漪之心”将这种超越自身原始模板的演化路径,命名为 “歧路之芽” 。这并非贬义,而是对秩序演化无限可能性的一种惊叹与肯定。它们播下的种子,没有长成另一棵“涟漪之心”,而是孕育出了一片形态各异、却又和谐共生的“秩序丛林”。
  
  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极大地鼓舞了“涟漪之心”。它证明了,对抗“绝对秩序”的力量,并非只有将自己也变得同样坚硬和统一这一条路。保持内部的多样性、鼓励不同特质间的创造性协同,同样可以诞生出强大而富有韧性的秩序形态。这为它们优化I.C.O.R.E.协议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或许,真正的“免疫”,不在于将自身打造成密不透风的堡垒,而在于让自身变成一个充满内部生机和动态平衡的、让外部同化力量无从下口的“生态系统”。
  
  它们开始尝试将“歧路之芽”中观察到的某些协同机制,引入到自身的网络结构中,鼓励不同特质的节点集群在保持核心共识的前提下,发展出更独特的“子文化”和专长,并建立更加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跨集群协作通道。
  
  然而,宇宙的平衡似乎总在考验着成长者。就在“涟漪之心”忙于内部升级和观察“歧路之芽”,并为此感到一丝乐观时,“秩序铁幕”那边,积蓄已久的变化,终于发生了质变。
  
  一直稳定缓慢提升的规则辐射强度,在某一个瞬间,陡然跃升了一个巨大的台阶!其屏障散发出的白光变得前所未有的刺眼和冰冷,仿佛内部有某种巨物完成了最后的能量积累。
  
  紧接着,那道冰冷无情的数学祷文广播,频率和强度也骤然提升,其中“等待指令”的重复段落下,新增了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内容:
  
  【……指令接收……净化序列……启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