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翠兰!跟我回家吧! (第1/2页)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扎着大红花的吉普车和卡车缓缓驶近。
最终稳稳地停在了王翠兰院门前。
车门打开,何卫国率先下车,他今天也换上了一身干净的中山装,显得格外挺拔精神。
紧接着,新郎官傻柱在众人的簇拥下下了车,他紧张地整理了一下衣领,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和些许腼腆。
随后,许大茂、刘光天、阎解放等一众接亲的半大小子们也纷纷跳下车,一个个精神抖擞。
按照事先的安排,几个小伙子赶紧将车上那些用红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点心匣子,一样样小心翼翼地搬下来,排成一列。
另有几个小伙子则迅速行动,将带来的长挂鞭炮点燃。
“噼里啪啦——咚!”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瞬间炸响,红色的纸屑漫天飞舞,硝烟味弥漫开来。
几乎同时,队伍里特意请来的两位唢呐手鼓起腮帮子,卖力地吹奏。
高亢嘹亮的唢呐声与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将喜庆的氛围瞬间推向了高潮。
何卫国领着傻柱和接亲的队伍,准备往院里走。
这时,不知是哪个胆大的孩子脆生生地喊了一嗓子:
“喜糖!要吃喜糖!”
负责掌管喜糖的许大茂今天可是“财神爷”,他胸前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兜,里面装满了水果硬糖。
听到喊声,他立刻笑嘻嘻地抓出一大把,朝着围观的孩子们用力撒去:
“吃喜糖喽!沾沾喜气!”
“抢喜糖啊!”
孩子们顿时沸腾了,欢叫着弯下腰争抢起来,小脸上乐开了花。
许大茂见状更来劲了,一把接一把地撒,毫不吝啬。
这年头,糖可是金贵东西,孩子们能敞开吃糖的机会少之又少,这下可算是过了瘾。
抢到糖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剥开糖纸塞进嘴里,那甜滋滋的味道,连同这热闹的场面,成了他们记忆中关于婚礼最鲜活的印记。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何卫国一行人被热情的王家乡亲迎进了院子。
女方家的亲戚赶忙接过他们带来的礼物,连声道谢,然后被引到早已摆好的席面旁坐下。
“小伙子们辛苦了!快坐下歇歇,喝口水,马上开饭!”
“路上颠簸了好几个小时,肯定饿了,先垫垫肚子!”
乡亲们的热情淳朴,让舟车劳顿的接亲队伍倍感温暖。
虽然王翠兰家这边的席面比起城里要简单些,多是些炖菜、炒时蔬、但分量十足,透着农家特有的实在和真诚。
大家也确实饿了,加上气氛热烈,便也不再客气,纷纷大快朵颐起来。
席间,村里几个帮忙的大婶凑在一起,看着这热闹的场面,低声议论着,眼里满是羡慕和祝福:
“翠兰这丫头,以后可是掉进福窝里喽!”
“可不是嘛,你看看那接亲的车,多气派!还有那些人穿的,多体面!”
“关键是人家大方啊,你看那喜糖撒的,跟不要钱似的,真是敞亮!”
“老王家这回可是长脸了,闺女嫁得好,比啥都强!”
酒足饭饱,稍事休息后,最重要的时刻终于到来——接新娘!
傻柱在一群半大小子的起哄簇拥下,心情紧张又激动地走向王翠兰的闺房。
虽然这年头接亲的“关卡”不像后世那么花样百出,但女方的弟弟妹妹、堂亲表亲们还是堵在了门口,笑嘻嘻地讨要喜糖。
“姐夫!发喜糖!不发喜糖不让进!”
王翠兰的几个堂弟堂妹挡在门前,笑着伸出手。
傻柱乐得合不拢嘴,赶紧从许大茂的兜里抓出好几把糖,塞到孩子们手里:
“有有有!管够!来来来,吃糖!”
孩子们拿到糖,心满意足,但还是没轻易放行。
一个年纪稍大点的堂弟看着傻柱,认真地说:
“姐夫,我姐以后可就交给你了。”
“她性子直,能干,你可不能欺负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