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步、炮、坦协同(二) (第2/2页)
75毫米野炮则以其较高的射速,形成了更加密集的覆盖火力。
“轰!轰!轰!轰!”
爆炸的火光此起彼伏,很快就连接成了一片,转而又形成一道不断向前推进的火墙,这道由75毫米野炮炮弹组成的火墙所过之处,交通壕被成段、成段的炸塌、堵塞。
日军精心布置的铁丝网被炸得扭曲飞散,失去应有的阻敌作用;那些用沙袋垒砌的掩体,更是在接连不断的爆炸中被炸得千疮百孔、七零八落。
整个日军防线的前沿及浅近纵深,全部陷入到了一片烈焰与浓烟之中。
几乎与此同时,最前沿的山炮群开始了精准而致命的“剃头”作业!
这些轻便灵活的火炮射速极快,炮弹落点更加精准。
“咻~轰!”
“咻~轰!”
它们重点照顾日军的迫击炮阵地、以及试图在炮火下机动的小股部队。很多时候刚刚还喷吐着火舌的日军机枪巢,往往下一秒就被直接命中,连人带枪被炸成碎片。
而试图进入阵地的日军预备队,就在山炮集群的急速射下,伤亡惨重,寸步难行。
这已不再是单纯的炮火洗礼,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分工明确、强度空前的立体式火炮屠杀。
远程重炮扮演着“拆骨者”的角色,它们用绝对的力量摧毁日军前沿阵地的核心支撑点和纵深处的指挥枢纽。从而瓦解日军防御体系的骨架。
中程野炮则像“剥皮刀”一样,它们用密集的火力,覆盖了主要的防御阵地,大面积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剥去防御外壳。
前沿阵地的山炮则是灵巧的“剔肉尖刀”,它们负责清除日军暴露的残存火力点和有生力量,进行战场“消毒”。
这三种不同层次、不同威力的炮火洗礼,将七塘、八塘地区的日军外围防线彻底笼罩其中。
一时间,在日军阵地上,黑烟遮天蔽日。泥土、碎石、残破的武器被反复抛向空中。日军士兵蜷缩在一切可能找到的掩体里。
但单薄的野战工事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属实是不堪一击。
不断有猫耳洞被震塌,反斜面也遭到重炮的曲射打击,甚至连大地都在持续不断的剧烈爆炸中呻吟、继而开裂。
还有侥幸未死的日军士兵耳鼻流血,内脏被严重震伤,就连精神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无尽的爆炸、灼热的气浪和大地的颤抖。以及身边同伴不断消失的生命,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军”,此刻只能在这猛烈的炮击中,绝望地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新一军和第五军的联合炮兵集群,正在用超过一百六十门火炮的剧烈咆哮,向昆仑关的日军宣告:
华夏军队的复仇之火,已经燃起,必将以雷霆万钧之势,将他们固守的堡垒连同其抵抗意志,一同碾为齑粉!
炮火还尚未延伸,但七塘、八塘的日军防线,已然体无完肤,留给荣誉第一师和装甲部队的,将是一条被炮火彻底“耕耘”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