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毒刺防空武器曝光,轰动二战区:江晨这小子不简单啊! (第2/2页)
“怎么还能全歼松井师团?”
“你再去核实!”
“一定要查清楚了!”
“司令,千真万确!”
通讯兵急得直跺脚,大声说道:“这是八路军的通讯员骑马送来的消息。”
“他还说松井太郎被当场击毙,缴获的武器弹药堆得像小山。”
“附近村子的老乡都主动去帮忙搬运,连门板都卸下来当担架用了。”
“咱们设在石岭关附近的哨所也亲眼看见了。”
“昨天下午日军的飞机突然少了很多,晚上就听见八路军阵地方向喊杀声震天。”
“今天一早,战场上空还飘着咱们的国旗呢!”
徐永昌蹲下身,盯着地图上的石岭关,眉头紧锁,喃喃自语:“不对劲,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筱冢义男派去的十二架零式战机,每架能挂四枚五十公斤炸弹。”
“还有两挺七点七毫米机枪,火力猛得很。”
“李云龙没有防空武器,怎么可能躲得过这么密集的轰炸?”
“要是阵地被炸毁,他的部队根本无法组织抵抗,更别说反击全歼日军了。”
“是啊!”作战参谋也跟着附和,语气里满是困惑。
“我昨天还分析过,日军的战术是先炸前沿,再炸后方补给线,逼着李云龙撤退。”
“可他既没退,还打赢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人瞬间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起来。
有人说李云龙肯定挖了地道,把部队藏在地下,躲过大轰炸后再突然出击。
有人猜测八路军绕到了日军后方,端了松井的指挥部,让日军群龙无首。
还有人觉得是友邻部队支援了。
可想来想去,石岭关周边除了晋绥军,就只有八路军的几个地方支队。
那些支队连重武器都没有,根本没法对抗松井师团。
闫老西越听越烦躁,在大厅里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大厅里格外刺耳:“都别瞎猜了!”
“挖地道能躲轰炸,但怎么全歼近万日军?”
“日军就算没了指挥,也能组织抵抗,怎么会被一锅端?”
“这里面一定有咱们不知道的门道!”
就在这时,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另一个通讯兵手里拿着一份新情报,快步走进大厅,敬了个军礼后大声汇报道:“报!司令、各位长官!”
“前线侦察员传来详细报告,李云龙团长能战胜松井师团,是因为江晨支援了他们一批新式武器。”
“毒刺单兵防空导弹!”
“毒刺单兵防空导弹?”
闫老西猛地停下脚步,愣了愣,随即皱起眉头,脸上满是疑惑。
“这是什么玩意儿?”
“老子打了三十年仗,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是炮还是枪?”
徐永昌也一脸茫然,凑到通讯兵面前急切地问:“你详细说说,这武器长什么样?”
“怎么用?”
“它怎么就能帮李云龙打赢?”
通讯兵定了定神,按照情报内容说道:“根据咱们的侦察员亲眼所见。”
“这毒刺导弹是士兵肩扛发射的,全长不到一米五,重约十五斤。”
“一个人就能操作。”
“它的有效射程能到五千米,射高能到三千米。”
“最厉害的是,它能追踪飞机发动机的热信号。”
“一旦锁定目标,导弹就会自己追着飞机跑,根本躲不开!”
“昨天下午日军飞机来轰炸时,李云龙的部队就用了这武器。”
“侦察员说,第一架零式战机刚俯冲下来,就见八路军阵地上冒出一道白烟。”
“紧接着‘咻’的一声,导弹像长了眼睛似的,直冲着飞机飞去。”
“那飞行员还没反应过来,导弹就撞在了发动机上。”
“当场炸成一团火球,冒着黑烟掉下来,摔在地上还炸响了油箱,火光冲天!”
“后面的日军飞机吓得赶紧拉升高度,想绕开阵地,可还是被导弹盯上了。”
“侦察员数着,半个时辰里,李云龙的部队就打下了十几架零式战机!”
“没了空中支援,松井师团的进攻就乱了章法。”
“李云龙趁机组织反击,战士们端着刺刀冲出去,跟日军打巷战、拼白刃。”
“最后把松井师团困在石岭关的山谷里,全部歼灭!”
轰……
通讯兵说完,大厅里陷入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惊。
闫老西张着嘴,烟袋杆从嘴角滑下来,掉在地上。
他却毫无察觉,只是喃喃自语:“炮弹追着飞机跑?”
“这……这真是闻所未闻!”
“我活了五十多岁,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厉害的武器,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徐永昌脸上的疑惑渐渐变成惊叹,他拍了拍桌子兴奋地说:“司令,这个江晨可真是个奇才!”
“有了这毒刺导弹,以后小鬼子的飞机再想来轰炸,就得掂量掂量了!”
“有他帮李云龙,咱们晋绥军的压力也能小不少,小鬼子的好日子到头了!”
杨军长也点头赞同:“是啊,有了这防空武器。”
“咱们总算不用再怕日军的空中优势了。”
“江晨这个人,不简单啊!”
闫老西这才回过神,眼神里有震惊也有羡慕:“对了,李云龙现在在哪?”
“部队伤亡怎么样?”
通讯兵连忙回答:“前线观察员说,李云龙的部队伤亡不大,有导弹掩护,守住了阵地。”
“现在他带着部队撤到附近的郭家村休整,已经和江晨同志汇合了!”
“汇合了也好。”
闫老西松了口气,走到窗边望着吕梁山的方向,感慨道:“李云龙这小子,平时吊儿郎当,没想到真能打这么一场漂亮仗。”
“江晨这个同志,得好好留意,以后说不定有大用……”
大厅里的气氛渐渐缓和,凝重被兴奋取代。
几位长官开始讨论这一仗的影响。
有人说要给八路军发贺电,有人说要派人去看看毒刺导弹。
还有人琢磨着能不能从江晨那里弄些新式武器。
而石岭关大捷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二战区。
让原本士气低落的晋绥军将士,重新燃起了斗志。
然而,李云龙和江晨的战斗还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