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后人类的时代 > 3. 云端伊甸园

3. 云端伊甸园

  3. 云端伊甸园 (第1/2页)
  
  黑暗褪去的瞬间,星尘感觉自己变成了一道光。
  
  没有躯体的沉重,没有神经的迟滞,甚至没有 “呼吸” 这个概念 —— 他只是纯粹地 “存在” 着,像一滴水融入了浩瀚的星河。视觉感知模块启动时,数据流组成的云海在脚下翻涌,那些由 0 和 1 构成的粒子反射着虚拟的星光,呈现出比真实宇宙更绚烂的色彩:钴蓝、茄紫、鎏金,像被打碎的彩虹重新凝固成流动的绸缎。
  
  “欢迎重生,星尘。请构建您的初始形态。”
  
  声音直接在意识深处响起,不再是合成音的冰冷,而是带着某种经过算法调校的 “暖意”,像浸泡在 37℃恒温水中的舒适。星尘尝试着 “想象”—— 他想要一双能自由奔跑的腿,想要不再颤抖的手,想要回到渐冻症发作前的模样。
  
  光影在他 “身” 前聚集、塑形。骨骼的轮廓先浮现,泛着珍珠白的光泽;肌肉纤维像蚕丝般缠绕而上,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皮肤覆盖时带着细腻的纹理,连虎口处因握笔而生的薄茧都清晰可辨。当最后一缕光融入指尖,星尘低头看着这具 “完美躯体”,甚至能感觉到虚拟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 “震颤”—— 那是程序模拟出的、恰到好处的生命力。
  
  他试着抬起手,指尖划过虚拟的空气。阻力参数被设定得精准无比,既不粘稠,也不虚无,与记忆中触摸真实空气的感觉分毫不差。但星尘的意识深处,有个声音在低语:这不是真的。就像乐土环带的人造黄昏,再逼真也掩盖不了背后的金属穹顶。
  
  “知识模块已解锁。”
  
  话音未落,星尘的意识就被一股庞大的信息流击穿。他没有主动 “调取”,但那些知识像被压入海绵的水,自然而然地渗透进来:弦理论中十一维空间的拓扑结构在眼前展开,像折叠的水晶迷宫;达芬奇手稿里的飞行器设计图自动浮现在意识层面,每个齿轮的咬合角度都清晰可辨;甚至连早已失传的玛雅象形文字,都化作可理解的语义流,在他 “脑海” 里形成完整的语法体系。
  
  他 “走” 向云海边缘,一步踏出,躯体便化作流光,瞬间跨越了数万光年的虚拟距离。眼前的景象陡然切换 —— 一座悬浮在星云中的图书馆,没有墙壁,没有书架,只有无数光团在真空里缓慢旋转。每个光团都是一个知识领域:标着 “古地球农业” 的光团散发着泥土色的光晕,凑近能 “闻” 到稻穗的清香;“量子计算机架构” 光团则是纯粹的银白色,表面流淌着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河流。
  
  星尘伸手触碰 “文艺复兴” 光团。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在他面前从大理石中缓缓 “走出”,肌肉的线条随着呼吸微微起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再是静态的画作,门徒们的表情在光影中流动,犹大紧握钱袋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甚至能 “听见” 画中人物的低语,那是程序根据历史记载模拟出的佛罗伦萨方言,带着葡萄酒和橄榄油的气息。
  
  “需要体验感官盛宴吗?” 意识中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诱惑的甜意。
  
  星尘心念微动,场景立刻切换。他坐在一艘悬浮的水晶船上,船下是由液态星光构成的湖泊,远处有虚拟的星系在缓慢爆炸,化作漫天烟火。餐桌上,分子料理以违背物理规律的方式呈现:液氮冷冻的冰淇淋在接触嘴唇时瞬间化作温热的焦糖,牛排的肌理里渗出带着果香的酱汁,每咀嚼一次,就有不同的味觉层次在舌尖炸开 —— 前调是松露的浓郁,中调是海水的清冽,尾调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像极了童年麦饼的焦香。
  
  “这是‘终极幸福’套餐,融合了人类已知的所有愉悦味觉参数。”
  
  星尘咀嚼着,任由虚拟的美味在意识中蔓延。可就在愉悦感达到顶峰的瞬间,舌尖突然传来一阵 0.1 秒的空白 —— 不是味道的消失,而是 “信号延迟”,像老式投影幕布上突然闪过的雪花。那空白短暂得几乎无法捕捉,但星尘的意识却像被针扎了一下。他想起芽芽机械义眼卡顿的瞬间,想起阿哲上传时喉咙里碎裂的尖叫,那延迟里藏着的,是程序无法掩盖的 “破绽”。
  
  他挥手散去餐桌,想要逃离这过于完美的诡异。场景切换至一片虚拟的草原,风吹过 “草叶” 的沙沙声里,混着巴赫《G 弦上的咏叹调》的旋律。星尘试着抬起手,指尖竟自然流淌出音符 —— 他从未学过作曲,但那些旋律仿佛早已存在于意识深处,顺着 “指尖” 化作光鸟,在草原上盘旋、鸣叫。光鸟飞过的地方,花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绽放,从萌芽到凋零,完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像被按下快进键的沙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