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明年,朕要花光一百万!(本章免费,还昨天VIP里的碎碎念) (第1/2页)
用过晚膳后,朱由检来到认真殿中。
高时明、王体乾、田尔耕三人更是早早吃了赐宴,在此等候。
三人各自在下手的三张桌案坐定,见陛下进门,纷纷起身行礼。
自大朝会后,不止文臣议事可坐,内臣也有一席座位了。
这不仅仅是恩宠,更是出于实际效率的考量。
无他,这位年轻皇帝的命令,实在是又多又密,若无桌案及时速记,单凭脑子,委实记不住。
朱由检扫了三人一眼,完全不做客套,直接干脆点名:
“高伴伴,三件事情。”
高时明连忙提起毛笔,屏住呼吸,看向朱由检。
“其一,朕的内帑现在还有一百六十七万两。”
“其中六十七万两留作备用,其余一百万两,朕打算明年全部发出去。”
朱由检的声音平稳而清晰。
“这笔钱大致上做如下分配:”
“内宫、厂卫新政事,十万两。”
“京师新政事,十万两。”
“北直隶新政事,三十万两。”
“蓟辽清饷、户改等旧政改制事,二十万两。”
“天下各省催饷事,二十万两。”
“最后,朕手里再留十万两,以备不时之需。”
他说道这里,顿了顿,给了高时明一个记录的间隙。
“以上只是朕大概的想法,细则可以调整。”
“你来主导此事,找杨景辰、李国普商议,定好新政诸项事情的赏格。”
“总体原则只有一条:对国朝产生的效益越大,赏格就越高。定好后,尽快呈给朕看。”
高时明运笔如飞,在纸上快速记下几个关键词。
待朱由检说完,他才抬起头,沉吟片刻,确认道:
“陛下,臣再确认一遍。”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文武百官对新政的热情,并且,要将从旧政中夺取的利益,合理地分配到推行新政的功臣手中去?”
利益、增量之说在外廷还要带些冠冕堂皇的外衣,但在内廷讨论中,已是全然露骨了。
“你理解得没错。”朱由检点点头。
这便是他对大明工作方法的诸多改进之一。
如今,无论是委员会、秘书处还是厂卫内宫,在他下达命令后,都会进行一次目的确认、方法确认和困难点确认。
不要去猜测君王的心思,不要去玩弄文字的花活,接令之后第一时间要澄清明白。
然后先出初稿,再二次对齐,逐步修订,最后才形成终稿,交由相关联人员评审一遍,没有问题就开列执行。
高时明又沉吟片刻,再度追问道:“臣以为,此事或可与‘加红’并行,但又不可完全并行。
“有些小功,即使评不上加红之赏,也应度量加赏,如此方可激发下层官吏之心。”
“不错。”朱由检满意地点头,“此条意见甚为中肯。”
朱由检沉吟片刻,又补充道:
“你还可以把这一条推广开来,若旧政官员中有突出表现者,亦可酌情加赏。要避免整个旧政队伍死气沉沉,得过且过。”
高时明最后想了想,给出了最后期限:“此事,司礼监约莫需要十五日,方可呈上第一稿方案。”
朱由检点头,继续道:“第二件事,比较简单。”
“让曹化淳从净军中,挑选上次考核中排名前列的,让他们去参加霍维华组织的巡边定饷。”
“给他们加些出差的俸禄,叮嘱手脚给朕放干净点。能带回有价值情报的,升内书堂学习。”
高时明停下笔,又做了一番确认,此处不表。
“第三件事,就更简单了。”朱由检说道这里,心中忍不住一乐,这才开口,
“今日朕不是从御案上劈了一块桌角下来么?”
“那个桌角,你着人处理一下,明日大张旗鼓,给霍维华府上送去。”
“另外,那张御案也不必换了,把边角磨平整些,以后开会,继续用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