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 > 第118章 地胜还是民胜?(今日加更!求月票!)

第118章 地胜还是民胜?(今日加更!求月票!)

  第118章 地胜还是民胜?(今日加更!求月票!) (第1/2页)
  
  倪元璐终于将两次日讲中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地对二人复述了一遍。
  
  大殿中一时陷入了沉寂,张之极和骆养性心中波澜起伏,难以平复。
  
  过了片刻,朱由检温和的声音才再度响起,打破了这片宁静。
  
  “朕在深宫长大,闲来无事唯有读书,然而其时并无名师指导,故常有些不解之处。”
  
  “各位要么是饱读诗书的登科进士,要么是洞悉时事的官宦贵子,或许能为朕解惑。”
  
  倪元璐几人闻言,连忙躬身,口称“不敢”。
  
  朱由检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拘礼,自顾自地说道:
  
  “朕闲来无事,曾读《商君书》。”
  
  此言一出,倪元璐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商君之法,在儒家士大夫眼中,无异于虎狼之术,充满了“悖逆人伦”、“刻薄寡恩”的邪说。
  
  身为皇帝读此书倒也正常,只是直接说出来,终究让他有所不适。
  
  朱由检浑不在意,继续说道:“书中多有酷烈之言,朕亦不取。然其中一论,朕觉得颇为有趣。”
  
  他顿了顿,清了清嗓子,缓缓背诵起来:
  
  “故有地狭而民众者,民胜其地;地广而民少者,地胜其民。民胜其地,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
  
  朱由检目光扫过众人:“诸位可对此句有所印象?”
  
  齐心孝思索片刻,率先出列答道:“回陛下,此句出自《商君书·徕民》一章。”
  
  “乃是说,在战国之时,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国家,应当致力于向外开拓疆土;而地广人稀的国家,则应当致力于招徕他国之民。”
  
  倪元璐也紧跟着出列,拱手道:“陛下,商君所言,乃是战国之策。当今天下大定,四海归一,此法似乎已不适用于当世?”
  
  他这话说的很委婉,其实就是提醒皇帝,商君之术法,其实不适合用在此时。
  
  “嗯,倪爱卿所言甚是,朕也是这般看的。”
  
  朱由检不以为忤,反而赞同地点了点头,话锋却陡然一转。
  
  “只是,这其中‘民’与‘地’的胜负之论,着实有趣。朕便因此生出一个疑问……”
  
  他看向阶下五人,目光深邃。
  
  “如今之大明,究竟是‘民胜之国’,还是‘地胜之国’呢?”
  
  这个问题一出,几人顿时面面相觑。
  
  这问题太大了,众人不过是些官场上的小年轻,如何能答得上这等纵观全局的问题。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一直垂首不语的吴孔嘉,却似乎想明白了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出列道:
  
  “陛下,臣不知大明全貌如何,请试以臣之故乡为例,为陛下管窥一豹。”
  
  “讲。”朱由检颔首示意。
  
  “臣出身徽州歙县,”吴孔嘉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徽州之地,四面多山。多年以前,便已是民多地少,百姓难以单靠农耕为生。”
  
  “是故,家乡之人,多有外出从商者,以商贾之利,反哺家乡。若以此论,臣的家乡徽州,当属‘民胜之地。”
  
  朱由检听完,目光便转向了齐心孝与倪元璐。
  
  齐心孝会意,出列道:“臣出身安庆府桐城县。”
  
  “安庆府地处江淮之间,地势平坦,田地较多。若论其本,或可算是‘地胜之地’。”
  
  “然则,安庆承平已久,又多有外地迁徙之人涌入,其中尤以江西之民最多。”
  
  “经年累月,繁衍生息,如今……其实也已是‘民胜之地’了。”
  
  倪元璐接着说道:“臣出身浙江上虞,乡人有言,‘五山一水四分田’,与徽州大抵相似,亦是民胜之地。故而民众除了耕种,跑商的不少,出海的……也有。”
  
  出海……
  
  朱由检眼睛一眯,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个信息。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张之极和骆养性身上。
  
  张之极是勋贵子弟,久居京城,他想了想,回话道:“臣生长于京畿之地,所见却与几位大人不同。”
  
  “京畿左近,常能见到田地荒芜、村庄破败之景,人口逃散亦非罕事。若单以北直隶而论,似乎……地略多,而人略少。”
  
  骆养性沉吟片刻,谨慎地说道:“北直隶之地,诚如张之极所言。”
  
  “不过臣祖籍湖广,曾随家父回乡祭祖。沿途所见,南北景象大不相同。”
  
  “有荒芜凋敝之处,亦有繁华兴盛之所。以臣的印象,似乎繁茂居多。只是,此乃臣旅途所见,浮光掠影,只可作为参考。”
  
  听完五人的话,朱由检缓缓点了点头。
  
  “如此看来,我大明江山,有些地方已是‘民胜之地’,有些地方尚是‘地胜之地’。”
  
  他的手指轻轻点了点齐心孝的方向。
  
  “然而,纵使是地胜之地,也会因民众迁徙繁衍,终有一日,变为民胜之地。便如安庆之例。”
  
  他幽幽一叹,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莫名的萧索。
  
  “那么……我大明,究竟还有多久,才会到天下皆为‘民胜’,再无一寸‘地胜’之境地呢?”
  
  此言一出,暖阁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在场的五人,全都是人中俊杰,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聪明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们几乎同时明白了皇帝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一股寒意,顺着他们的脊梁骨,悄然爬了上来。
  
  朱由检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他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也是一把更锋利的刀。
  
  “朕也曾观《韩非子》,同样被其中一句话,牵动了心神。”
  
  他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背诵道: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这句话在众人心中发酵,而后才轻声问道:
  
  “朕毕竟未曾生子,对此论所见不真。敢问诸位,民间……果真如此乎?五子复五子?”
  
  几人只觉得头皮发麻,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攫住了他们。
  
  这不是经义,不是策论,这是一个冷冰冰的、能无限推演下去的算术题。
  
  片刻之后,还是张之极硬着头皮出列,声音有些干涩地说道:“回……回陛下,民间产子,多有夭折。纵有五子,能存活长大者,或十之四五。或许……或许并未如此夸张。”
  
  “是吗?”朱由检叹了口气,“纵然一对夫妻只得二子成活,便不夸张了吗?”
  
  他伸出手指,开始计算。
  
  “夫妻二十岁时,有二子。待到四十岁时,二子成家,便有四孙。待到六十岁时,四孙再生,便有八玄孙。”
  
  “若此夫妻能活到六十岁,身后便是二子、四孙、八玄孙,合计一十四人。两口之家,两代之后,变为十四口。如此,当真不夸张吗?”
  
  张之极嗫嚅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其余众人,也是一时无言以对。
  
  这笔账,太简单了,简单到令人恐惧。
  
  又是一阵死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