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提醒 (第1/2页)
“咱定的,你朱允熥有意见?”
就在这时,朱元璋忽然从外面走了进来,黑着脸,眼神不善的盯着朱允熥,原本他还担心朱允熥年幼,且久居深宫,突然被人弹劾,会被吓着。
好嘛,朱允熥哪有半点被吓着的迹象,都有胆子抨击起他制定的言官制度了。
枉费他一片忧心。
“皇爷爷,孙儿哪敢有意见,孙儿只是气急,信口胡说的!”
朱允熥转身一看到朱元璋,脸上露出一点尴尬之色,不停地朝朱标使眼色,让朱标帮忙。
朱标本就因朱允熥肆意抨击言官制度,格外恼怒,有心视而不见,又怕朱允熥口无遮拦,惹朱元璋生气,连忙站起身,从桌案后走出来:“父皇,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你差人儿臣便是!”
“咱有点事,找你合计合计。顺便看看某个小兔崽子,会不会被吓得哭鼻子!”朱元璋脸色缓和不少,瞥了眼朱允熥,故意道。
朱标秒懂,也笑呵呵的附和起来:“父皇,你这就有杞人忧天了,某些人胆子大,脸皮还厚,怎么会哭鼻子?”
朱允熥脸一黑,目光不善的盯着朱标和朱元璋,你们阴阳怪气的说谁呢?谁脸皮厚…等等,他们貌似都没指名道姓,我这么急着对号入座做什么?
找骂啊?
想着,他又恢复了平静,好似朱标二人说的不是自己一样。
朱标和朱元璋本来看朱允熥生气的样子,还挺可乐的,但看到朱允熥很快恢复了平静,又有些索然无味,相视一眼后,朱标干咳着:“允熥,这里没什么事了,你回去吧!”
“父王,我还有事,那个叫何巡的言官,平白污蔑我,总得给我一个说法吧!不然那些不明真相的人,还真以为我朱允熥要谋反呢!”朱允熥刚下意识行礼,准备离开,忽然想起被弹劾的事,忙道。
朱标皱了皱眉:“刚才不是给你说了吗?言官有风闻奏章之权,无须确凿证据,只要发现不妥之处,皆可上奏,而且言则无罪。”
“虽然这个何巡措辞不当,但他是履行自己的职责,有何罪过之有?”
“可是…”朱允熥刚要争辩时。
朱标又道:“还有何巡的弹劾奏章,被你皇爷爷留中不发。至于你说的,大可不必担心,只要你自己不说不出去,没人会知道!”
“没人会知道?不见得吧!万一这个何巡不甘心,又上奏弹劾,或者联络其他言官弹劾呢?”朱允熥表示怀疑。
甭管是他自己了解的,还是从系统书里了解的,他都知道言官最擅长博取名声的群体,一旦被言官盯上,不说什么不死不休,可也相差不远。
他可不想被言官,以及言官群体拿着放大镜照。
而这也是他想要一个说法的原因。
朱标语塞,倒不是认为朱允熥说得对,而是他不认识何巡,更不清楚何巡的为人,无法保证何巡会不会像朱允熥说的那样,继续上奏弹劾,或者联络其他言官弹劾。
倒是朱元璋冷眼旁观,看出朱允熥话里有话,淡淡道:“那你想怎么办?报复何巡?”
“孙儿不敢!”
朱允熥又道:“不过言官的风闻奏事之权,是不是应该加以限制?毕竟风闻奏事,是鼓励言官积极进言,而不是让他们颠倒黑白,肆意污蔑。”
“就以这次弹劾我为例,但凡这个何巡认真履行职责,调查过工坊,就说不出我会谋反的话,更不会出现什么与民争利之类的。”
朱元璋眉头一挑,虽然朱允熥这番话,有打击报复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一点点道理。毕竟风闻奏章,可没要求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据,极有可能出现断章取义,颠倒黑白的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