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惊心动魄的相逢! (第1/2页)
春去秋来的第五个秋天里,京北的天空高远湛蓝。
黄初礼穿着白大褂,快步穿梭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走廊里。
五年时光,褪去了她身上最后一丝青涩,沉淀下的是独当一面的干练与沉静。
她如今已是科室的副主任医师,专业能力有口皆碑。
只是那份沉静之下,细心的人仍能窥见一丝挥之不去的淡淡落寞。
“黄主任,3床的病人术后反应良好,意识清醒了。”一名住院医师跟在她身后汇报。
“好,我去看看。”黄初礼点点头,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她走进病房,仔细检查了病人的情况,耐心安抚了家属几句。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无名指的素圈戒指上,反射出一点微光。
那枚戒指,自蒋津年“牺牲”后,她就一直戴着。
不是婚戒,只是一枚简单的素圈,像是某种无言的承诺和纪念。
下班后,她开车去接女儿想想。
五岁的想想已经是个小人儿了,继承了她和蒋津年优良的基因,漂亮得像个瓷娃娃,性格却比同龄孩子更显懂事。
“妈妈!”看到黄初礼,想想抱着书包跑过来,小脸上露出笑容。
“想想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黄初礼弯腰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女儿柔软的触感和身上淡淡的奶香,是她疲惫生活里最温暖的慰藉。
“开心!老师教我们唱新歌了!”想想搂着她的脖子,叽叽喳喳地说着幼儿园的趣事。
回到家,饭菜的香味已经飘了出来。
林婉这几年身体不太好,但依旧坚持过来帮女儿打理家务,照顾外孙女。
“妈,不是说了让您别忙活,等我回来做饭吗?”黄初礼放下包,有些心疼。
“没事,我闲着也是闲着。”林婉笑着摆摆手,目光落在女儿略显疲惫的脸上,欲言又止:“初礼,今天……陈主任又送了些水果过来,说是朋友从国外带的。”
黄初礼动作顿了顿,轻轻“嗯”了一声。
陈景深也是五年前调回的国内总院,担任副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依旧是她的顶头上司。
这五年来,他对她和想想的照顾从未间断,分寸把握得极好,从不越界,却也从未远离。
他的心意,黄初礼不是不明白,只是她的心,早在五年前就随着那个人一同坠入了深渊,再难起波澜。
她无法接受,也无法给出任何回应。
“陈叔叔很好,”想想仰着小脸,忽然说:“但他不是爸爸。”
童言无忌,却像一根针,轻轻刺破了平静的表象。
黄初礼鼻子一酸,蹲下身抱住女儿,声音有些哑:“对,他不是爸爸,想想的爸爸……是英雄。”
她只能这样告诉女儿。
夜深人静,哄睡想想后,黄初礼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京北璀璨的夜景,心中却是一片荒芜。
五年了,那份刻骨的疼痛似乎被时间磨平了些许棱角,但思念和遗憾却如同呼吸,从未停止。
蒋津年,你在那边……还好吗?
与此同时,地球另一端,某边境地带。
这里与京北的繁华安宁是两个世界。
贫瘠,动荡,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硝烟和不安定的因子。
秦愿裹紧了身上的防风外套,跟在剧组人员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她接了一部带有冒险元素的文艺片,需要在这里取景几天。
“大家跟紧点!天黑前必须赶到临时营地!这地方不太平,信号也弱!”导演拿着喇叭喊着,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里回荡。
秦愿心里有些发毛,要不是为了冲击国际奖项,她真不想来这种鬼地方拍戏。
周围的竹林在夜色降临前显得格外幽深,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像是藏着无数秘密。
天色迅速暗了下来,浓雾不知何时弥漫开来,能见度急剧下降。
“喂!等等我!我鞋带散了!”秦愿弯腰系鞋带,再抬头时,却发现前面剧组的身影已经模糊不清,迅速被浓雾吞没。
“导演!副导!有人吗?”她慌了,大声呼喊,回应她的只有空荡的回声和越来越响的风声。
她急忙掏出手机,果然,一格信号都没有。
“完了完了……”秦欲哭无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凭着记忆朝大概的方向摸索前进。
可是越走,周围的景物越陌生,竹林仿佛没有尽头。
恐惧像冰冷的藤蔓,一点点缠紧了她的心脏。
她听说过这个地区一直处于混乱状态,甚至有武装分子出没……
“嗖——”旁边竹林里似乎传来一声轻响。
秦愿吓得汗毛倒竖,猛地停下脚步,屏住呼吸,声音带着哭腔:“谁……谁在那里?!”
没有回应,只有更清晰的脚步声,沉稳有力,正在靠近。
“你别过来!我警告你!我……我会功夫的!”秦愿色厉内荏地喊道,手脚冰凉,几乎要瘫软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