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3章 政审 (第1/2页)
先说“核心”,莫读要走了。
这个没有露过几次面的“神秘人”考上了南宁海关,忽然,人变得开朗了,也爱说话了,嬉皮笑脸了。
还真是千人千面。
四月。
南宁海关的政审人员终于来了。
两位同志穿着整洁便装、神情严肃的同志,带着介绍函和厚厚的表格,按照程序,需要找莫读的工作单位,了解情况。
这之前是跟北海公司沟通好的。
由于班子成员都是新领导,海关的同志还是需要跟莫读的直属领导沟通交流。
莫读难得的给余磊了一些沃尔玛买回来的巧克力,意思就是“帮帮忙”,老同志可不愿意去。
所以找到了他。
政审人员去市里,并不来一线。余磊一大早就跟成经理坐车去市里,顺便汇报工作。
早饭吃完,人就一路上“颠颠颠”,因为北海市区也在“大建设”,六车道成了双车道,那个堵啊。
癫堵,癫堵的。
人结石都癫没了。
南宁海关的两位同志,跟莫读直属领导(成经理,莫读自选的)和同事余磊分别进行谈话,全面了解莫读在公司里,这个工作阶段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表现和遵纪守法等情况。
就是一个小谈话。
谈话安排在北海公司二楼一间相对安静的会议室,这个也属于酒店改造的,本身就是租借酒店内部的会议室。
莫读本人被要求回避,他没有来市区,还是正常上下班,这些天,他特别平易近人,给人的情绪价值满满。
“哥啊,姐啊的。”叫的可勤快了,又是主动端茶,又是主动倒水的。
情商一下高了50个基准点。
公司让汇报工作稍后,政审优先。看起来,公司领导对于海关的态度明显不一样,特别“尊重”。
这可能就是江湖上说的“面子”。
余磊自己呆在财务部,因为林琴、陈伟很自己都是一批新人,关系不赖,能聊,聊着聊着,时不时瞟向会议室方向的眼神。
这事对他们而言,还蛮新鲜的,毕竟,都没有考过公。
虽然理论上政审到这个环节基本是走流程,但“单位意见”这栏的分量,尤其是工作领导的态度,依然足以让人忐忑。
成经理先被请了进去。
余磊在走廊里等着,能隐约听到里面传来的交谈声,但听不清具体内容。
他注意到成经理进去时,脚步似乎比平时沉重一点,脸色也带着点醉意。
领导喝酒沟通业务,常态。
过了约莫十分钟,成经理出来了,面无表情,只是对等在门口的余磊低声说了句:“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尽量好的说。”便匆匆走开了,没啥波澜。
轮到余磊进去。
两位海关同志态度严肃,客气但带着公事公办的疏离感。
主问的那位年长些,姓陈,问题问得很细。
“余磊同志,请谈谈你和莫读同志日常共事的情况。”
“他在工作中表现如何?”
“有没有发现他在政治立场、思想言论上有什么异常表现?比如发表过不当言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