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324章 白玉琯,定风之说

第324章 白玉琯,定风之说

  第324章 白玉琯,定风之说 (第1/2页)
  
  曹空收起两枚黄中李,此物不凡,可视之为大道所化,增修行者的先天禀赋,很适合给曹骧服用。
  
  遂又拿起白玉琯。
  
  此物通体由白玉铸就,长一尺,孔约三分,通体光素无纹,古朴而庄重。
  
  其形似笛非笛,似箫非箫,是乐器,又是礼器。
  
  曹空握于手中,即觉心安气宁,且与天地更加亲和。
  
  好似褪去了一层隔阂,真切的感受到了天地的本质,且能感觉到,此方天地的法理似对他有承合之意。
  
  是啊,舜曾以此物,和八风而齐九德。
  
  八风者,天道也,九德者,人道也,故此物有天人合一之玄妙。
  
  “不愧是王母娘娘所赠,帝舜所持之。”
  
  曹空如是念道,而后尝试吹动白玉琯。
  
  他所学甚博,乐器也曾涉及,虽谈不上精通,却也能说一句略通一二。
  
  只见曹空轻轻吹动白玉琯,呜呜咽咽的声音流淌出来,好似风吹诸窍,好似天地之籁,协和万物,尽善尽美。
  
  且曹空心感,自己的八风神通在雀跃,好似要与此音相合。
  
  故索性,曹空放其为之,心念转动间,即运明庶风。
  
  于是,须臾之后,万籁此都寂,但余此音鸣。
  
  但见隐雾山众灵,皆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觉有声响,闻之即觉,明净清澈,好似令他们心中的浊气恶气都为之一清。
  
  黑熊精得曹空传授风法,可称不俗,两年前便已至中成之境,而后就停滞不前,困他久矣。
  
  如今闻此声,竟觉脑中清明一片,万般阻挠消逝不见,数不清的灵感,就此蹦出。
  
  他忙盘膝而坐,洗耳恭听,以心悟之。
  
  但见隐雾山中,此音长鸣,林风天籁,与器奏合。
  
  有八音不断流淌变幻,每一音,都相合一风,八音变换,八风变幻,融洽合一。
  
  山中万灵,如痴如醉,觉好似闻得天籁,经四时变化。
  
  悟性差的,觉神清气爽,悟性好的,则从中感悟到一些微末法门。
  
  黑熊精更是彻底沉于其中,觉自身的风法修行,从未如此之顺畅,所望所见,尽为坦途。
  
  风道奥妙,毫无遮掩的展露在他眼前,令他恨不得将此刻的感受铭刻在体内。
  
  不知过了多久,此音终止,一时间,隐雾山中,万籁皆寂,无半点声响。
  
  山中万灵,仍沉浸其中,不肯挣脱。
  
  折岳洞前,曹空体悟方才之音,肝府之中,神通之花亦有变化,更加真实,舒展枝叶,竟于此音之中,精进少少许。
  
  道人望着眼前的白玉琯,面有欣喜,眸有思悟。
  
  果是不得了之物。
  
  方才不过是随心而为,全无章法,出乎于情,却能深感其神异。
  
  此物可御八风,更易御使天地法理,于风道增幅之上,不亚于巽风珠。
  
  且不止风道,此物的功效,在于使用者本人,若使用者本人通万道,则此物亦能为其增万道之威。
  
  且有令人明悟开智,使得万物皆和之用,实乃一圣物。
  
  曹空放眼望去,见山中众灵皆不动,皆在体悟。
  
  “果是一圣物,看来日后我少不得要再钻研一下音律了。”
  
  曹空如是而笑,为此而喜,觉这白玉琯,不仅在斗法上是一利器,更能助他修行,有利于体悟天地间的诸般大道。
  
  遂再钻研,且于青华长乐界中,取乐理之书来观,不觉间沉于其中,觉音律之道,亦是大道。
  
  当然,确切的说,大道三千,条条尽是通天路,只待有人去走。
  
  忽的,曹空又生一念。
  
  孙悟空将行至火焰山,遇牛魔王夫妇。
  
  单以神通武功来论,孙悟空自是不惧,不过那铁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乃太阴之精叶所化,一扇便有八万四千里之远。
  
  孙悟空虽不会受伤,却要在此山之下被扇飞,原著之中,是去寻灵吉菩萨,讨来定风珠,才不惧芭蕉扇。
  
  如今定风珠早就被曹空融入了巽风珠之中,故灵吉菩萨不能助之,想来以孙悟空的秉性,应会求在他的头上。
  
  毕竟曹空掌八风,在三界之中不是什么秘密。
  
  而曹空如今新得白玉琯,又思去寻一口神泉,以作酿酒之用,自然不愿浪费时间,遂思该如何是好。
  
  “有了,白玉琯可驱天地法理,我风道领悟亦不俗,索性以巽风珠为引,取风道灵韵,尝试再凝一定风珠,
  
  即便不似原物一般天地所生,可只要有几分神韵,想来芭蕉扇不能破之,且此为能益我道途,也省得日后悟空来求。”
  
  曹空觉此法甚妙,于是取出巽风珠,捕捉风道灵韵,又以白玉琯驱之,绘制道纹,令其成阵,取八风不动之理,尝试复刻出来。
  
  此法说来深奥,可实际与绘符道理共通,故全在人为,此间暂且不提。
  
  却说取经人一众,如今师徒四人齐心,共上大路。
  
  师徒四人越是前些,越觉前方炽热。
  
  唐三藏疑惑道:
  
  “悟空,明此时已入秋冬之时,却怎如此炎热,你可知何故?”
  
  孙悟空笑道:
  
  “师父,老孙我是个实诚人,故也不打诳语欺你,我不知矣,且只管向前,寻个人家,问上一问。”
  
  唐三藏颔首,忍着燥热继续向前,乃见一庄院。
  
  乃是红瓦盖的房舍,红砖砌的墙,红油门扇,红漆板榻,放眼望去皆是红。
  
  唐三藏令孙悟空去敲门,问一问缘故。
  
  孙悟空整了整衣冠,做了一个斯文气象,前去敲门。
  
  不多时,一老者出来,见孙悟空模样而大惊,孙悟空道出自己来历,言是从东土大唐前去西天拜佛的取经人。
  
  那老者也是心大,闻言安心,招呼师徒四人进来,又令下人看茶做饭招待。
  
  唐三藏好奇道:
  
  “老先生,这里如此炎热,恐五谷难生,此茶水和饭是从何处而来。”
  
  老者笑道:
  
  “此地名为火焰山,四季皆热,若长老再向西行六十里,便可见八百里火焰,至于五谷如何去生,
  
  乃因此地有个铁扇仙,她有一把铁扇,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据我先辈说,故我等若有猪羊瓜果等物供之,
  
  铁扇仙便使得铁扇,扇去火焰,我等趁机耕种,即可收获五谷。”
  
  说罢,老者叹了一口气。
  
  唐三藏先惊前方有八百里火焰,不知如何去过,又闻老者叹气,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