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九节 走马上任,轻重缓急(保底第一更求票!) (第1/2页)
这边张建川也给周朝先专门谈了一次话。
不敢说是画饼,但是张建川也流露出一些意思,让周朝先好生协助自己把治安室工作抓起来,好生表现。
毕竟周朝先也还不到四十岁,正值壮年,在治安室工作也有十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争取早日入书记乡长法眼,明后年若是有机会便可以想办法博一个招聘干部的机会。
周朝先做梦都没想到有这样的好事等着自己。
但是看到张建川频繁与陶永兴、顾明建以及张功友、屈双泉等人出入谈话,尤其是顾明建对张建川的态度更是不一般,要说他没有一点儿想法那怎么可能?
只不过艳羡之余没想到居然可能有这种机遇,这简直就要把周朝先给兴奋得睡不着觉了。
想到当了一辈子的泥腿子,治安室也干了十来年了,领导从来没有哪个考虑过他们。
赵昌元只知道使唤人,好事情永远没他们的份儿,周朝先也早就懒了心。
但没想到这一位新领导才来了半年时间,在乡里边干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不说,领导们个个都倚为股肱,地位分量大不一般。
说不眼红都是假话,可人家就有这份本事。
现在更是给自己许了这样一个愿头,直把周朝先弄得有点儿神魂颠倒的感觉了。
周朝先也想过人家是给自己画饼,但转念一想人家没有这个必要。
安排自己做事儿自己还不是得做,让自己负责治安室日常事务本身就是看得起自己。
自己不愿意干,只怕牛大利和邢一善立马就要扑上来接手了。
再说了,就算人家最后没兑现,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还能让对方欠自己一个人情。
周朝先早就认定张建川日后绝非池中物,肯定是有大造化的。
结下这份善缘,无论如何都是大有好处的。
再说了,万一人家的许愿成了呢?
想到这里周朝先心都忍不住噗噗猛跳,恨不能立即好生表现一番。
主责主业在治安室,但现阶段却要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饲料厂上,看着领导都眼巴巴地盯着自己,张建川一样是压力山大。
在肃清了黄家荣的“余孽”之后,饲料厂有些人心惶惶。
不管怎么说,黄家荣虽然贪污吃钱也好,玩女人也好,但起码这个厂是他一手搞起来的,饲料厂怎么运转他很清楚。
现在一下子把整个体制都彻底打烂了,一般的工人哪里搞得清楚原料从哪里采买?
市价该是多少,那些厂家的货源更为稳定,下游的销售渠道又是如何,哪些靠谱,哪些爱耍滑头,哪些不讲信誉,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问题。
当务之急不是生产,而是要重建购销渠道,先要把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这一系列的环节弄明白,这就需要厂子里有懂得起这个流程的内行才行。
还好,饲料厂也并非全都是黄家荣的“私人死党”,总还有几个算是能做事又还没有卷进去,或者说黄家荣没有拉拢收买的人。
拉拢收买对黄家荣来说也没有意义,自己能控制就行,也可以避免分润的人太多,风险也更大,自己也可以捞的更多。
前副厂长吕云升就是当下张建川最看重的人。
虽然饲料厂是黄家荣最先建立起来的,但是和黄家荣一起把饲料厂建起来的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助手,一个是副厂长杨德功,一个是副厂长吕云升。
杨德功主要是抓销售,吕云升则是主抓生产技术。
而黄家荣本人应该说也算是一个人才,对销售和生产技术都较为熟悉,而且胆子格外大,再加上当时是高乾军担任乡党委I书记,所以黄家荣理所当然就成为了厂长,而这两位就担任副厂长。
随着饲料厂建成投产,效益渐好,杨德功很快就被黄家荣拉入阵营。
而吕云升性格较为执拗,因为生产的事情几次和黄家荣发生争吵冲突,很快就被黄家荣打入冷宫。
只被限制在生产技术这一块,其他都不允许吕云升插手。
到后来,两人关系越来越紧张,几次公开冲突后,吕云升就离开了饲料厂,并两度向区乡两级反映黄家荣挥霍浪费问题,但都没有回应。
现在黄家荣一党被扫地出门,饲料厂要重新运作起来,张建川首先就想到了吕云升,这也是老邢那个连襟给张建川的建议。
但张建川也了解到吕云升这个人自诩是七十年代的高中生,又在畜牧兽医站干过,都是因为性格原因和领导处不拢,所以都是闹得不欢而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