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四节 情愫暗生,蓄力 (第1/2页)
这样一个还可以从中榨出不少油水的厂子,哪怕看起来已经病入膏肓了,工人们已经三个月没拿到工资了,但对黄家荣他们来说又如何呢?
贷款也好,集资也好,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厂子摆烂了,最终肯定还是乡里接盘,信用社也好,合金会也好,还是村集体和个人也好,最终也只能找乡里。
他们该拿的工资一分不会少,能趁着这份断档混乱期有机会再捞一把也绝对不会收手,这一点张建川可以肯定,人性都是如此。
对张建川来说,这种方式也不可取。
现在饲料厂四面楚歌,流动资金枯竭,要从合金会或者信用社贷款难比登天,厂子要重新启动经营,没流动资金不行。
收回部分应收款是一条路,但张建川觉得肯定不够,而且效率还不高,还得要想法从这帮蛀虫身上挖出些肉来补一补才行。
和庄红杏谈话张建川心情很不错,庄红杏也很聪明,觉察到张建川话题绕着饲料厂转,也就悟出些门道来。
“张公安,乡里也发现饲料厂有问题了?”庄红杏好奇地问道:“早该查一查饲料厂了,这几年我堂叔他们工资没见涨,但是那几爷子一个个吃香喝辣的,腰包都胀得揣不下了,啥都吃钱,进原材料要吃回扣,卖货收不回来就给人家打折收款,天晓得里边有好多鬼名堂,……”
“既然你们堂叔都晓得里边有鬼,咋个不去乡里反映?”张建川疑惑地问道。
“啷个没有反映?反映有啥用?”庄红杏又开始撇嘴,“黄家荣的舅子你们又不是认不到,高乾军在尖山乡就是一霸,当了这么多年书记,哪个敢去触他的霉头?陶永兴原来在他面前连个屁都不敢放,……”
张建川都哑口无言。
他来尖山乡之后也听说过高乾军的霸道,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真的是他的一言堂。
全区里边,除了刘英刚的面子高乾军还要稍微买一买,区委其他几个副书记,他一样不得理睬。
当然这都是过去式了,在其位你才有其威,这是组织给你的职位和权力。
一旦下来,这些所谓霸道威严,都迅速如太阳下的冰雪,迅速融化,消于无形。
而黄家荣显然就还没有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
“除了这些,你还晓得饲料厂里边还有哪些……”张建川看似闲聊,也没带笔记本和笔,却是牢牢记在心里。
“张公安,你这是把我当成了耳报神了嗦。”庄红杏妩媚地翻了一个白眼。
“这些也都是我从我堂叔那里听来的,他肯定最清楚,但是他肯定不得和你说,除非你们先把黄家荣他们抓起来,……”
抓起来肯定不可能,别说治安室,就算是派出所也没有这个权力。
像这种乡镇企业内部的贪污吃回扣,要查也应该是县检察院才对,但问题是乡里边会同意县检察院来查么?
如果乡里边不愿意彻底捅破戳烂,县检察院多半是不会主动介入的,除非哪个去写举报信。
但举报信里边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事实,估计县检察院也不会轻易下来介入调查。
闲聊起来时间过得很快,趁着庄红杏起身去替张建川掺茶倒水时,张建川也起身打量起庄红杏屋里的情况来了。
和农村里普通的农家小院子差不多,除了一个可以当晒坝的院子外,正面就是三间房。
正中这间就是堂屋作为客厅饭厅,一张八仙桌,上边盖着一个塑料笼盖,罩着午间吃剩的饭菜。
靠右的就应该是庄红杏的卧室了,张建川注意到卧室窗户上是用很少见的铁签子焊上的防护栏,而且卧室门也相当厚重结实,显然是专门加工过的。
一个独身女孩子独门独户住在乡间,周围又没有其他邻居,不得不谨慎一些。
左边还有一间房,估计应该是庄红梅出嫁之前住的,现在大概成了放其他生活用品的了。
靠着后边围墙的就是一顺猪圈、鸡舍鸭棚,另外还有一间泥胚草房,应该是用来置放农具、化肥、种子和饲料这类东西的杂物间。
屋里收拾得相当整洁利索,看得出来主人是个闲不住的人。
三人沙发上拜访着两三份杂志,还有一张报纸。
张建川瞥了一眼,杂志是《故事会》和《大众电影》,另外一份则是《农村百事通》,报纸是《汉州日报》,前两天的。
随手拿起《大众电影》,有点儿早了,86年十一月的,两年多年的老杂志了。
随手拿起,封面是一身白裙的林芳兵,猛然间张建川看到封面这张照片,才突然发现,这林芳兵和庄红杏长得很有几分相像啊,难怪这份老杂志会被庄红杏给收藏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