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 晨光初照·共治启航·融合新篇

晨光初照·共治启航·融合新篇

  晨光初照·共治启航·融合新篇 (第1/2页)
  
  悉尼港的硝烟尚未散尽,海风裹挟着焦糊与血腥的气息,拂过断壁残垣。胡泉站在旗舰“致远号”的舰桥上,目光越过满目疮痍的港口,投向晨曦微露中渐渐苏醒的悉尼城。这座被约翰国铁蹄践踏多年的城市,此刻如同一个遍体鳞伤的巨人,在炮火洗礼后,显露出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与茫然。海鸥在残破的桅杆间盘旋,发出凄厉的鸣叫,仿佛在为逝去的时代哀悼。
  
  胡泉的心中并无多少胜利者的骄矜,反倒沉甸甸的。脚下的钢铁巨舰,手中的模型系统,赋予了他改写乾坤的力量,却也压上了万钧重担。袋鼠国人民的自由,绝非一场海战的胜利便能轻易换取。这悉尼城,便是他踏出的第一步,也是未来根基所系之地。如何让这座饱受殖民之苦的城市,真正成为致远舰队和袋鼠国人民的堡垒与家园,其艰难,恐怕不亚于昨夜的炮火连天。
  
  他召集了悉尼城内残存的约翰国商人——那些侥幸未被战火吞噬,或是徘徊在去留之间、带着恐惧与侥幸观望的面孔。会议地点选在市政厅。这座曾经象征着约翰国无上统治的宏伟建筑,斑驳的石墙上依稀残留着褪色的帝国徽记,如今却戏剧性地成了谋划新秩序的起点。高大的拱窗滤进午后的阳光,在地板上铺开一片片碎裂的光斑,空气中的尘埃随着脚步声在光柱里无声狂舞,旧羊皮纸与潮木散发出的陈腐气味间,绷紧了一根几乎令人窒息的弦。
  
  胡泉立于长桌尽头,身姿挺拔如松。他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目光却如深海般沉静而坚定,扫过一张张或惶恐、或戒备、或茫然的脸庞。
  
  “诸位,”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大厅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致远舰队此来,非为征服,更非劫掠。昨夜炮火,只为粉碎枷锁。今日晨光,当为新生之始。”
  
  他摊开一份规划草图,上面勾勒着道路、桥梁、港口、农田的雏形,线条简洁却充满力量。“悉尼,乃至整个袋鼠国,将不再是他国予取予求的殖民地。它将属于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胡泉的手指划过图纸,“改善民生,乃当务之急。道路需畅通,桥梁需坚固,港口需繁荣,农田需丰饶。先进的农业技术,救命的医疗设备,都将源源而至。此非空谈,而是致远舰队立足此地的根基,亦是袋鼠国未来的希望。”!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了几分:“然,百废待兴,非一人一力可成。我们打算成立了临时管理委员会。此委员会,非我致远舰队一言堂,而是你我共商共治之平台。凡有志于悉尼新生者,无论过往身份,皆可参与其中,共谋发展。”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响起压抑的议论声。官员们面面相觑,惊疑不定。交出权力?与这些“叛军”共事?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胡泉展示的蓝图,那些闻所未闻的“先进技术”和切实改善民生的承诺,又像投入死水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更让他们心惊的是胡泉那份沉静背后的力量——昨夜海港的冲天火光,便是这力量最直接的证明。
  
  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刻板的老富商,颤巍巍地站起身:“胡泉先生……您的愿景……令人动容。然则,管理一座城市,非纸上谈兵。旧有体系虽不完美,却维系多年,骤然更迭,恐生混乱。维持现有框架,徐徐图之,是否更为稳妥?”
  
  胡泉微微颔首,并未动怒:“老先生所言,亦是实情。变革非一日之功,亦非推倒重来。旧有体系中,若有行之有效、利于民生者,自当保留,取其精华。然,那些盘剥百姓、阻碍发展的陈规陋习,必须革除!这临时委员会,便是新旧交融、去芜存菁的熔炉。我们共同甄别,共同决策,确保权力真正服务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非远在万里之外的宗主国。”
  
  他环视众人,语气加重:“这非妥协,而是责任。对悉尼数十万居民的责任,对袋鼠国未来的责任。诸位若真为此地百姓着想,便该放下成见,与我等携手,在这废墟之上,重建一个更公正、更繁荣的家园!”
  
  沉默。长久的沉默。只有窗外海风呜咽,和远处隐约传来的清理废墟的声响。最终,在胡泉那平静却蕴含着千钧之力的目光注视下,在昨夜那场摧枯拉朽般胜利的余威中,在那些描绘着切实未来的蓝图面前,官员们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他们或许仍有疑虑,或许仍有不甘,但“责任”二字,以及那触手可及的“新生”图景,压倒了最后的抗拒。
  
  “……胡泉先生,”另一位较为年轻的官员,曾是负责城市建设的工程师,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若真能如您所言,改善民生,发展建设……我……愿尽绵薄之力。”
  
  如同堤坝上出现的第一道裂缝,赞同之声开始零星响起,最终汇聚成一片低沉的应和。临时管理委员会,在晨曦与硝烟交织的复杂空气中,宣告成立。胡泉被推举为大统领,这并非权力的攫取,而是众望所归的托付。
  
  然而,共治之路,荆棘丛生。最直接的障碍,便是横亘在双方之间的语言与文化鸿沟。致远舰队的指令,悉尼官员的汇报,常常在翻译的辗转中失了真意,甚至闹出笑话。沟通不畅,效率低下,更易滋生误解。
  
  胡泉深知此弊,立即指派布莱克上校负责此事。这位归顺的前约翰国军官,此刻成了沟通的桥梁。他迅速从舰队中挑选出精通当地语言、且头脑灵活的水兵,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翻译团队。布莱克亲自督导,要求翻译不仅要准确传达字面意思,更要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色彩。他常对翻译们说:“我们翻译的不仅是语言,更是人心。一字之差,可能让盟友变仇敌,让善意成误解。”
  
  联席会议上,胡泉通过翻译团队,向官员们详细阐述致远舰队在治安、物资分配、城市重建方面的构想。他特别强调:“秩序是基石。我们将严厉打击趁乱劫掠、危害百姓之徒。物资分配,必以最需者为先,确保公平。”他同时认真倾听官员们基于本地经验提出的建议,关于某些街区的特殊需求,关于某些传统习俗的注意事项。翻译们紧张而专注地工作着,努力将双方的意图精准传递。当看到一位本地官员因自己的建议被采纳而露出释然甚至略带感激的神情时,胡泉知道,这无形的桥梁,正在艰难而坚定地架设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