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月度考核 (第2/2页)
“说说当归补血汤?”肖老爷子欣赏地看着陈阳。
“当归补血汤治血虚身热,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辫惑论》。歌诀: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组成:黄芪一两,当归二钱。
本方主证为血虚发热。本方黄芪用量五倍于当归,意在“阳生阴长”,补气以生血,使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为君药。当归养血和血为臣药。
肖老爷子站了起来,不服输地提问道:“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用中医应该怎样分型治疗?”
陈阳思索了一下朗声回答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向心脏提供血液的动脉,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这种心脏病为冠心病。
在中医里没有冠心病这个诊断,能与之大致对应的诊断是“胸痹心痛”。中医所说的分型,一般指的是辨证论治分型。根据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的辩证要点,我们将胸痹心痛分为以下几型:
1、寒凝心脉:患者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或促,需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痹法,可用当归四逆汤治疗。
2、气滞心胸:患者舌苔薄或薄腻,脉细弦,需用疏调气机,和血疏脉法,可用柴胡疏肝散治疗。
3、痰浊闭阻,患者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滑,需用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法,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
4、淤血痹阻:患者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苔薄,脉涩或结、代、促。需用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法,可用血府逐瘀汤治疗。
5、心气不足:患者舌质淡红,舌体胖且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或结代。需用补养心气,鼓动心脉法,可用保元汤治疗。
6、心阴亏损:患者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需用滋阴清热,养心安神法,可用天王补心丹治疗。
7、心阳不振:患者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迟。需用补益阳气,温振心阳法,可用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治疗。”
肖老爷简直无法相信,开玩笑地说:“阳阳,你该不会把这些书都背下来吧?”
“对啊,除了废话,基本上都背下来了,怎么了?”陈阳本能地回答。
“你回答得很好,考核合格,可以看第二层的医书了。”肖老爷子无语地挥了挥手。
“就这样了?好的。”陈阳大喜地走向书柜,拿起书看了起来。
第二层书柜大约有50多本医学书籍,有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的中医经典有:《针灸甲乙经》、《针灸资女经》、《针灸大成》、《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医林改错》、《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温病条辨》、《脉经》、《金匮要略》等等。
陈阳又一头扎进古医书中,以他现在的记忆力,一目十行不为过,所欠缺的就是理解和应用了。因此这段时间,只要有病人来,他都在旁边仔细观摩学习。
刚好下午来了一个病人,贺某,男,49岁,外企总经理。由于长年在外奔波劳累,风餐露宿,左肩部受寒凉侵袭,疼痛日渐加重,曾在全国多家医院求治,但病情有增无减,遂来本堂就诊。
肖老爷子接诊后说:“病人面色菱黄不泽,语音细弱,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而紧。辨证为气血虚弱,风寒侵袭之寒痹。
陈阳认为可以针:肩髃、曲池、足三里、中脘,施平补平泻法可愈。
肖老爷子说这样是错误的,没有效果,因该病人是气血虚弱,风寒侵袭之寒痹。应针下巨虚穴,用2寸毫针逆经脉循行向上斜刺1.5寸左右,施徐入徐出导气法,使针感向上放射,同时以左手沿足阳明经向上循按,促使气致病所,气速致而速效。并让病人配合行针活动患侧手臂,做举手抬肩、内收、外展、摸背、抢拳活动,幅度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轻到重,当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即可出针,每日1次,以愈为度。病人经肖老爷子治疗后,疼痛大减,肩关节活动自如。
病人的治疗效果优劣,从根本上讲,依赖于诊断的精确程度。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医疗领域,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治疗方案的巨大差异,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仅凭阅读医学典籍是远远不够的。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它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陈阳若要在医术上有所建树,就必须认识到,学习医术的道路既漫长又充满挑战。他需要不断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诊疗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来检验和深化理论认知。
同时,陈阳还需注重从每一次诊疗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无论是成功案例还是失败尝试,都应视为宝贵的财富。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总结,他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从而在医学道路上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