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22章 落子九龙仓(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2章 落子九龙仓(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2章 落子九龙仓(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2页)
  
  顺达物流的车队比预想中更快投入了运转。
  
  两辆加装了保温层和货架的二手五十铃小货车,喷着醒目的红漆和“顺达物流”标志,开始穿梭于长沙湾食品厂与各处陈记流动销售点。
  
  有了货车送货,效率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
  
  统一配送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时间,保温效果也远胜从前,送到油麻地或观塘的糖水,温度几乎与出厂时无异。
  
  为了掌握第一手情况,陈秉文每个流动点都要亲自巡视一遍。
  
  华丰制衣厂后街,熟悉的保安队长接过陈秉文递上的烟,围着新车仔细打量,感叹道:“阿文,真是鸟枪换炮啊!
  
  这车,看着就可靠、卫生!”
  
  陈秉文笑着递上一碗刚盛出的、热气腾腾、散发着豆香与陈皮清香的招牌红豆沙:“大哥您尝尝,今天刚到了一批新会陈皮,风味更好。”
  
  他转向已经排起队伍的工友,声音清晰而真诚:“各位工友,陈记升级装备,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快喝上热乎、地道的糖水。
  
  味道不变,分量不变!价格不变!感谢大家一直的支持!”
  
  队伍里响起工友们友善的笑声和回应。
  
  “阿文,有眼光!新车看着就干净卫生,挑不出毛病!”
  
  “快点啊,赶着上工呢!”
  
  “红豆沙!谢谢一碗!”
  
  “我要芝麻糊套餐!”
  
  “......”
  
  每到一个流动销售点,陈秉文都要亲自卖上一会糖水,除了华丰制衣厂大厦和永兴电子厂两个点,其它的流动销售点全是新增的。
  
  陈秉文把巡视的重点放在这些新增的销售点上。
  
  在石硖尾一个五金厂路口,崭新的陈记标准化餐车已经就位。
  
  他注意到,虽然这里是新销售点,但得益于统一醒目的形象和物流带来的品质保障,加上之前维园年宵带来的口碑传播,生意开张就很不错。
  
  不少工人显然是慕名而来,对糖水品质赞不绝口。
  
  “哇!陈记糖水?维园年宵那个?”一个年轻工友惊喜地喊道,“我在维园排了好久才喝到!没想到开到这里了!”
  
  说着,他快步走到餐车前,“一碗红豆沙!加两个咸水角!”
  
  “好的!马上来!”伙计动作麻利,掀开保温桶盖,熟练地盛满一碗红豆沙,又夹起两个咸水角放在碟边。
  
  “嗯?味道好像比维园时更好了?豆沙更绵密了!”年轻工友尝了一口,烫得直哈气,脸上满是惊喜。
  
  “没错!中央厨房统一制作,品质更稳定!”伙计自豪地回答,“陈记秘制,真材实料!”
  
  不到十分钟,餐车前已排起十几人的队伍。
  
  “以前想喝碗糖水要走二十分钟!现在出门就有,味道还这么好!”
  
  “是啊,早上来一碗,暖胃又顶饱,才花一两蚊,太划算了!”
  
  “套餐更值!红豆沙加咸水角才十八毫,能顶到中午!”
  
  “你看这车,多干净整齐,看着就放心!”
  
  “老板,你们这糖水真是名不虚传啊!”
  
  一个中年工人边喝红豆沙边赞叹。
  
  “以后天天都能喝到了吧?”另一个年轻工人问道。
  
  “当然!现在这个售货车可以挡风遮雨,天天都会在这里销售。”
  
  陈秉文笑着回答。
  
  九龙二十个工业区流动点在高振海和顺达物流的高效运作下,迅速铺开。
  
  统一醒目的红色餐车、整洁的卫生、稳定供应的美味糖水,迅速在各大工厂区工人中建立起口碑。
  
  每日清晨,顺达物流的保温货车准时出发,将新鲜糖水送达各个点,阿生手下的“转型”兄弟们干劲十足,稳定的收入和“做正行”的体面感,让他们比以往更加投入。
  
  长沙湾食品厂办公室内,陈秉文面前摊开着几份报纸和一张写着九龙仓股价的白纸。
  
  随着永隆银行的三十万贷款如数到账,账上资金前所未有的充裕,却也如同身后有只疯狂追赶他的野狗,催促着他必须尽快落子。
  
  “文哥,观塘新厂那边谈妥了,位置就在工业区靠主干道的位置,面积比长沙湾这边大三倍,租金年付两万八,押一付一。
  
  设备清单我也列好了,照着长沙湾的配置来,加上运输安装,预算五万五左右。”
  
  高振海拿着一叠文件进来,脸上带着初为厂长的兴奋与慎重。
  
  “好。”陈秉文点点头,目光没有离开报纸,“阿海,设备采购你亲自盯,质量第一。
  
  新厂招工同步进行,待遇参照这边,熟手优先。争取半个月内投产。”
  
  “明白!”高振海应下,又有些迟疑,“文哥,我们步子是不是......太快了?
  
  二十个流动点、五个标准店、新厂、物流公司......钱像流水一样出去。”
  
  他亲眼看着维园赚来的十八万多,正在迅速变成合同、设备和预付款。
  
  陈秉文抬起头认真的看着高振海:“阿海,市场不会等我们。
  
  维园的热度就是最大的东风,现在不趁着这股风迅速启航,等热度凉下来后,再做同样的事,成本高十倍都不一定能做下来。
  
  钱是工具,用出去才能生钱。记住,效率就是生命线。”
  
  说着,他拿起一份《东方日报》,“回头,你联系一下维园年宵时报道我们新闻的那个记者,送上些好处,请他再帮我们做几篇报道,维持住陈记糖水的热度。”
  
  高振海立刻点点头,“好!我这就去办!”
  
  处理完新厂事务,陈秉文拨通了周明哲的电话:“周经理,观塘新厂规划预算明天一早送到您办公室。
  
  另外,有件事想咨询您,我打算开个股票账户,做些稳健投资,对冲实业风险,您这边有熟悉的证券经纪介绍吗?”
  
  电话那头的周明哲有些意外,但想到陈秉文在商业计划书展现的商业嗅觉和胆识,又觉得合情合理。
  
  “陈生真是深谋远虑,我帮你联系汇丰证券的张经理,他经验丰富,做事稳妥,下午我让他联系你。”
  
  下午,汇丰证券的张经理如约而至。
  
  这是一位约莫四十岁、穿着熨帖得一丝不苟的灰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
  
  脸上带着职业性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眼神却透着证券行业特有的精明与审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