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贷款 (第1/2页)
翌日,永隆银行九龙营业厅。
陈秉文在大厅已经等了近三十分钟。
最初接待他的那位年轻业务员,在简单登记了他的来意后,便将他引至等候区,随后便再无人问津。
陈秉文并不急躁,只是安静地坐着,目光沉稳。
此时已是一月十一日,距离维园年宵市场竞标只有九天时间。
考虑到贷款审批和放款时间,陈秉文一天也不敢耽误。
又过了十分钟,终于,一位中年男人从办公室走了出来。
来人西装笔挺,胸前别着“信贷部经理”的铭牌。
“陈先生?”
陈秉文站起身,微微颔首。
“实在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来人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审视,“我是信贷部的周明哲,请跟我来。”
陈秉文跟着他走进一间小型会议室,门在身后轻轻关上。
周明哲坐下后,并没有急着翻看他的资料,而是先给陈秉文倒了杯水,这才开口说道:
“陈先生,您想申请一笔贷款?”
陈秉文点头,将牛皮纸袋推了过去。
“是的,五万港币,用于维园年宵市场的摊位竞标和运营。”
周明哲打开牛皮纸袋,拿出文件,认真翻看起来。
过了半响,周明哲放下资料,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眉头微蹙。
“陈先生,您的糖水铺最近两周的营业额确实增长显著。”
周明哲推了推金丝眼镜,“您知道,银行放贷看的是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而非短期爆发。”
陈秉文早预料到银行会有这样的顾虑,陈记糖水铺之前的生意实在太差,以至于每天只有一百元上下的流水。
流水发生改变也只是近期才开始,周经理有质疑也在所难免。
所以,在周明哲说完之后,陈秉文从容不迫的拿出另外一份文件,推到周经理面前。
“周经理,您说得很有道理。这是我们糖水铺近期的详细经营数据,以及未来三个月的现金流预测。”
陈秉文顿了顿,又补充道:“后面部分是为维园年宵市场制定的完整商业计划。”
周明哲翻开文件,发现这就是一份商业计划书,从如何在工业区布点,到怎么样吸引工人们消费,再到如何面对竞争对手的竞争。
从成本核算、利润预测到风险控制,甚至连竞争对手的优缺点也都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周明哲越看越震惊,眼神逐渐从审视变为惊讶。
以他的经验来看,这份计划书简直可以称为教科书级别的商业策划案。
周明哲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郑重的说道:“陈先生,您的这份计划书......简直比专业咨询公司做的都优秀。”
陈秉文微微一笑:“周经理过奖了。我只是把在工厂区实践过的经验系统化整理出来。
而且,我们已经在深水埗工厂区验证了流动摊位的商业模式,利润率稳定在50%左右......”
周明哲点点头,态度明显松动:“陈先生,您的商业计划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