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墨羽凌空,心意初通 (第1/2页)
栖霞岭断魂崖底的时光,在饥饿与伤痛的缝隙里悄然流逝,又被日复一日的苦修与求生填满。凌云腹中有了岩鼠肉打底,那股蚀骨的虚弱感稍稍退却,虽然伤痛依旧如影随形,但丹田处那缕微弱的“惊鸿”气感,却如同扎根于冻土下的草种,在玉佩持续的温润滋养和凌云近乎自虐的意志催逼下,艰难却顽强地壮大了一丝。
变化,不仅发生在他身上。
那个被他唤作“墨点”的小家伙,正经历着惊人的蜕变。
稀疏稚嫩的黑色绒毛早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一身乌黑油亮、如同上等墨玉般光滑坚韧的羽毛。它的体型明显大了一圈,虽然依旧带着幼鸟的稚拙,但骨架舒展,隐隐透出未来神骏的轮廓。最令人欣喜的是,那只曾经扭曲耷拉的断翅,在凌云持续用崖底寻得的具有微弱活血化瘀功效的草药(捣碎混合少量水敷用)、以及玉佩偶尔散发的温润生机悄然滋养下,竟真的开始缓慢而坚定地愈合!骨痂早已稳固,原本萎缩的肌肉也重新变得有力,覆盖上坚韧的翎羽。
墨点,不,它已不再是那个只能缩在窝里瑟瑟发抖的“墨点”了。它有了鹰的姿态,有了天空的渴望。
凌云看着它在洞穴里笨拙地扑腾着翅膀,试图离地,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挣扎着站起,黑曜石般的眼睛里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他心中第一次涌起一种近乎“欣慰”的情绪。他蹲下身,伸出因修炼和劳作而布满薄茧的手,轻轻抚过它新生的、带着凉意的翅膀羽毛。
“以后,你就叫‘墨羽’。”他的声音依旧沙哑低沉,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肯定。“像你的羽毛一样黑,像你终将翱翔的天空一样高远。”
“啾!”小家伙似乎听懂了这名字的份量,仰头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叫,用毛茸茸的脑袋蹭了蹭凌云的手心,带着亲昵和信任。
食物危机暂时缓解,但狩猎依旧是生存的重中之重。凌云的身体在气感缓慢滋养和鼠肉补充下,力量有所恢复,动作也更加协调。更重要的是,上次失败的狩猎和墨羽的成功扑击,给了他深刻的启发。他不再仅仅依靠蛮力和速度硬追,而是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猎物习性、利用地形,并尝试与墨羽进行更紧密的配合。
“掠影身法”的图谱和“观鹰之意”时刻萦绕心头。他不再追求瞬间爆发的极致速度,而是专注于如何在复杂湿滑的环境中,让移动变得更轻、更快、更难以捉摸。
又一次狩猎。目标是几只更为机警、常在溪涧乱石滩活动的灰背山兔。
凌云伏在一块巨大的风化岩石后,呼吸绵长,将自身气息收敛到最低。他丹田处的“惊鸿”气感被缓缓调动,并非灌注双腿追求爆发,而是如同薄雾般弥散周身,尤其是足底。他尝试着将意念沉入一种“融入环境”的状态,想象自己如同溪边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一丛随风摇摆的野草。
不远处,墨羽则安静地潜伏在一株低矮灌木的阴影里,漆黑的羽毛成了最好的伪装。它锐利的目光紧紧锁定着目标,身体微微前倾,如同蓄势待发的弓弦。
一只山兔蹦跳着靠近,警惕地竖起耳朵。
凌云动了。他没有猛扑,而是如同被风吹动的落叶,借着岩石的掩护,以一种极其诡异流畅的弧线轨迹,悄无声息地向山兔的侧后方滑去!足尖点在湿滑的鹅卵石上,竟只发出微不可闻的轻响,仿佛踏水无痕!正是“掠影身法”中基础的“逝水步”雏形!
他的移动轨迹飘忽不定,并非直线逼近,而是巧妙地利用乱石、水流声作为掩护,不断调整方位。山兔的注意力被这忽左忽右、若有若无的动静搅得有些分散,小脑袋不停地转动。
就在山兔的注意力被凌云完全吸引,转向左侧一块岩石的刹那——
“啾——!”
一声短促而凌厉的鹰唳划破空气!墨羽如同离弦的黑色利箭,从灌木丛中激射而出!它小小的翅膀奋力扇动,竟带起一股微弱的气流,虽然无法真正飞翔,但这短距离的扑击速度更快,轨迹更直,带着一股初生猛禽的狠厉!
精准!狠绝!
锋利的鹰爪如同铁钩,瞬间扣住了那只分神的山兔背脊!巨大的冲击力让山兔惨叫着翻滚在地!
“好!”凌云眼中精光一闪,不再隐藏,脚下猛地发力!这一次,他将气感凝聚于足底爆发,“掠影身法”的速度瞬间提升!身形如同鬼魅般掠过数丈距离,在另一只受惊山兔即将窜入石缝的瞬间,骨匕精准地刺出,直贯其头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