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北狄骑兵 (第2/2页)
此地不宜久留!霍启良这老狐狸看似热情,实则杀机暗藏。前观风使的血书犹在眼前,林逸可不想成为下一个“吴大人”。他连夜收拾行囊,天不亮就牵着那头租来的健骡骡,悄没声儿地溜出了清源县城,一头扎进了莽莽太行山的余脉之中。至于那两个远远吊着的“尾巴”?他相信魏大伴手下的人精,自有办法跟上来。
山路崎岖,林木葱郁。远离了霍家的势力范围,林逸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弛。他一边啃着干硬的粗粮饼子,一边琢磨着那张血书:“霍氏通漕鬼……童骨沉河渊……前有李督血……” 李牧案的影子,如同跗骨之蛆,再次缠绕上来。霍家不仅通过“摊丁入亩”的变种盘剥吸食民脂民膏,更与漕帮勾结,行那贩卖人口的勾当,甚至可能直接参与构陷前任漕运总督李牧!这清源霍家,不过是庞大青蚨会网络里的一条恶犬,但獠牙已如此锋利。
“摊丁入亩?呵呵,老子还没在朝堂上正式开炮,底下这帮蛀虫倒先玩起‘摊丁入命’了!”林逸狠狠啐了一口饼渣。
在山里兜兜转转走了两天,人困骡乏。这日傍晚,终于看到前方山谷中升起袅袅炊烟,依稀有座小镇的轮廓。镇口残破的石牌坊上,依稀可辨“黑石口”三个字。镇子不大,依山而建,多是些低矮的石屋木楼,一条浑浊的小河穿镇而过,河上架着简陋的石桥。镇子气氛有些怪异,街道上行人稀少,且大多行色匆匆,面带忧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牲口粪便和劣质皮货混合的膻味?与中原腹地的气息迥异。
林逸牵着骡骡,刚踏上镇口那条青石板路,就听得镇内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蛮横的呵斥:
“让开!都滚开!没长眼的东西!”
只见几个身着皮袍、头戴毡帽的彪形大汉,骑着高头骏马,横冲直撞地冲了出来。为首一人,身形尤为高大,鹰鼻深目,眼神锐利如刀,左脸一道狰狞的刀疤从眼角划到下颌,更添几分凶悍。他手中提着一柄弯弯的刀,刀身弧度优美,却闪烁着慑人的寒光。他身后跟着的几人,也个个神情剽悍,腰间鼓鼓囊囊,显然带着家伙。这一行人带着一股子塞外特有的风尘与野性,马鞍旁还挂着滴血的皮口袋,散发出的血腥气让路人纷纷惊恐避让。
“北狄人!”林逸心头一凛。这装扮,这气息,分明是来自长城以北的狄人!赵相在朝中不是正与北狄议和么?怎么边境之地还有如此嚣张的狄人骑兵小队?看这架势,倒像是在他们自己的地盘上巡逻。
林逸不想惹事,拉着骡骡往路边靠了靠。然而那为首的刀疤脸狄人策马冲过时,鹰隼隼般的目光却如同实质般扫过林逸的脸,在他那条吊着的右臂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勾起一丝残酷而轻蔑的弧度。
“吁——!”刀疤脸猛地勒住缰绳,战马长嘶人立而起,碗口大的马蹄几乎擦着林逸的头皮落下!溅起的泥点子糊了林逸一脸。
“南蛮的酸丁?”刀疤脸居高临下,操着生硬的大胤官话,声音沙哑难听,“断了爪子,还敢在爷爷的地盘晃悠?活腻味了?”他身后的狄人骑兵爆发出一阵哄笑,充满恶意。
林逸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心头火起,但看着对方那寒光闪闪的弯刀和身后虎视眈眈的几人,硬生生把骂娘的话咽了回去。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指了指自己的胳膊,又指了指身后的书篓篓:“这位……将军?误会误会,学生就是个游学的书生,摔断了胳膊,路过贵宝地,歇歇脚就走,绝无恶意。”他把“学生”、“游学”、“书生”几个词咬得很重,努力扮演人畜无害。
“游学?”刀疤脸嗤笑一声,目光扫过林逸的书篓篓,带着毫不掩饰的贪婪,“书呆子?老子最讨厌你们这些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南蛮!搜!看他书篓篓里藏没藏着细作的东西!”他一声令下,身后两个狄人骑兵翻身下马,狞笑着就朝林逸走来。
林逸心中一沉!书篓篓里有太后的密旨!有霍家的玉佩和前观风使的血书!还有那方要命的墨块!这要是被搜出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