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粉丝见面会 (第2/2页)
老父亲终于懂了。
感情这闺女今晚特地过来西江边散步、刚刚还一百八十度掉了个头,原来是想着找陈拾安啊!
……
这会儿已经是晚上九点钟左右了,西江边最热闹的时候。
因为陈拾安刚发了那条斗音的缘故,不少刷到这条动态,家住附近的粉丝都纷纷特地赶来现场看看。
主要还是好奇!
好奇这位[陈拾安]是不是真有视频里那么帅气,还是见光死;
好奇他是不是真的道士;
好奇他为何年纪轻轻,懂的本事有那么多;
好奇他在卖什么东西;
人在满足好奇心时,是最主动积极的。
网上的网红大多都不敢线下露头,见陈拾安如此大大方方地就要跟粉丝们见面,离得近的粉丝便特地赶来,一窥究竟。
好在陈拾安不是什么大网红,家住附近又刚好刷到动态的粉丝也有限,前前后后只过来了十多个人而已。
其中九成都是女粉……
有十来二十岁的青春小女生、有三十岁出头的少妇、还有四五十岁的阿姨。
事实上陈拾安后台数据显示的男粉也有四成的,只不过女性比起男性更热衷凑这样的热闹。
来的粉丝虽然不多,但一起聚集在这里,也瞬间把陈拾安的摊位挤得满满当当。
“陈拾安!你真是陈拾安!”
“我靠、比视频里长得还要帅……”
“陈拾安!我关注你好久了!从那个八段锦视频就在关注你,可以合个影吗?”
“陈拾安!可以给你拍个照吗?”
“陈拾安,你在卖什么?这些都是你自己做的?!”
“松子糖有吗,之前刷了你做松子糖的视频,就一直都好想吃!”
“陈拾安,陈拾安真的是你的真名吗?”
年轻的女粉们胆子很大,加上这会儿人多也不害羞,纷纷上前来跟他搭话,或者要跟他合影。
场间仅有的两位中年男人,倒是对他摆摊出来的那些作品物件更感兴趣,纷纷蹲下身来看。
会去关注陈拾安的这些中年男人,大多对道家文化或者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或者至少很感兴趣,两位大叔看着这些木雕、手工香、字画,脸上的惊异神色愈发浓郁。
一下子跟这么多粉丝见面,陈拾安也不局促,停下手里的雕刻活儿,站起身来跟众人聊天说话。
粉丝们是第一次线下看到他,他也是同样第一次线下看到这些粉丝们,感觉还挺新奇有趣的,屏幕里那一个个头像ID,在面前变成了活生生的人。
“你们都是从哪儿过来的?”
“哈哈,刚好在附近逛街、听到你在就过来看看!”
“我是从淇河街过来的!”
回答五花八门,有刚好在附近的,也有特地赶过来的。
“我家姐姐煮了糖水,绿豆糖水三块钱一碗、香芋西米露六块钱一碗,大家口渴饿了的话,可以买来吃。”
“这么快就开始收割粉丝了!”
“好喝的,尝尝不吃亏。”
陈拾安大大方方地笑了笑,做起了生意。
粉丝们也很给面子,纷纷凑到李婉音这边来跟她买糖水。
“还真的味道很不错!”
“好喝!”
“你真的是陈拾安的姐姐吗?为什么看你们长得不像的?”
“是啊是啊,谢谢大家关注拾安了。”
沾着陈拾安的光,李婉音热热闹闹地卖起了糖水,同样在一旁以‘姐姐’的身份,帮他维系一下粉丝们的热情。
十来个粉丝围聚在这边,一边喝着糖水,一边跟陈拾安聊天合影,便也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游客,凑过来看看怎么个事儿。
“小陈师父,你这个手工香怎么卖?”在一旁看了许久的中年大叔问道。
“六百一筒。”
中年大叔没说话,一旁凑热闹的路人惊呼:“这么贵!”
“这是药香吗?”
“对,你手里拿的这筒有益气镇静、舒缓心神的功效。”
“那我买一筒试试……”
中年大叔咬咬牙,付了六百块钱,买了一筒香。
而另一位大叔,则花了四百,买了陈拾安的一幅字。
“小陈师父,你这个纸,是你自己做的?”
“对,纸和墨都是我自己做的,改日有空,可以录个做纸做墨的视频给诸位看看。”
只要有了人气,就不会缺生意,在有眼光的人眼中,陈拾安这些看似价格昂贵的作品,其实真的一点都不贵。
不少在这边散步的路人也围聚了过来,连带着李婉音的糖水摊子生意都变得火爆了。
“这画……!”
一个六十多的退休老头,一眼就被那副山间清晨的彩墨国画吸引——
宣纸之上,晨雾如淡墨晕染,自山脚漫向山腰,泛着若有若无的青灰调,似裹着层薄纱般朦胧了嶙峋山石,近景处,几株松针以浓墨立骨,针尖却蘸了浅黛与石绿……
整幅画墨色浓淡相衬,彩不压墨,青、赭、粉、金在晨雾里透着温润的韵致,像把山间清晨的清冽与暖意,都揉进了笔墨里。
“小伙子,你这画……”
老头话还没说完,一旁忽地响起了某道爽朗熟悉的中年男声。
“拾安!这画卖我!我要了!”
说话的人正是刚挤进人群中的林明。
不远处的人群之外,林梦秋正看着陈拾安。
臭道士,生意做得很红火嘛。
余光又看见迎面小跑过来一道熟悉的倩影……
林梦秋双手抱胸,眉角挑了挑,下意识站直了身子。
不是都入秋了吗,怎么走哪儿都是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