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道爷开张了(感谢云尘夏天、哭泣的血瞳、甜宝_ 的盟主) (第1/2页)
陈拾安摆出来卖的小玩意儿不多。
木雕九个、手工香四筒、字画六幅。
要是都能按照两人刚刚估计的底价卖出去的话,少说也能赚个万把块钱的。
这些东西都是陈拾安之前在山里做的,现在每天要上课,平日里也很少见他摆弄,李婉音也不知道他做这些东西要花多少时间。
这么精致的木雕……不得雕十天半个月?
这么细节丰富的画……不得画十天半个月?
“拾安,你做这些东西要花多少时间?”李婉音好奇道。
“看做什么吧。”
陈拾安拿起一块松树木雕,“像这种小木雕的话,一两小时差不多了。”
“香料颜料的筹备要麻烦一些,搓香和作画倒是挺快的,像颜料和纸,我每次都会做好很多备着,有需要就用,单纯作画的话,像这一幅,一两小时也差不多了。”
李婉音:“……”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出产速度啊?!
出的都是精品也就算了,这高产似母猪的速度又是咋回事!
李婉音忽然觉得陈拾安的这些作品不该在地摊上卖,应该拿到古玩店去卖才合适,毕竟地摊货向来跟便宜挂钩,纵使她觉得这些东西真的值这个价、甚至值更高价,怕是也不好卖出去……
只可惜姐姐现在没钱,要是有钱的话,全给他买了,省得给别人占便宜。
刚出摊这会儿也没什么客人,姐弟俩各自坐在自己的摊位前,有个伴儿正好可以聊天说话。
陈拾安趁着这会儿清闲,拿出一块上次赶山时捡的榆木,拿着小刀开始现场雕刻。
榆木素有‘榆木疙瘩’之称,木质坚韧,常用作家具或者雕磨。
那么硬的一块榆木头,在陈拾安手里却像是土豆块似的,在他的刻刀下快速地变幻着形状,不一会儿,便隐约地出现了一个人形。
李婉音好奇地看着:“拾安,你这是在刻什么呀?”
“之前答应送小知了的木雕,打算刻个她的小人儿送她。”
“这么好!”
向来不会主动跟人要东西的姐姐,这会儿也只是安安静静地看着,只是难免心里会生出好多的羡慕来……
似有所感,陈拾安回头看了她一眼。
像是儿时见别人吃东西、生怕别人误会自己也想吃那样,李婉音赶紧收回了目光。
“到时候我给婉音姐也雕一个。”
“不用不用……”
“我本来就有这个打算的,还想着给婉音姐雕一个正在打开家门的小人儿来着。”
听他这么一说,李婉音就很开心,没想到自己也有。
她挽了挽耳边的秀发,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是正在打开家门的小人儿?”
“嗯,因为这是我跟婉音姐合租时的初见,虽然在你派传单的时候我们就见过了,但我觉得在家里的这一面,更有记录的意义。”
“你、你居然还记得……”
“婉音姐忘了?”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怎么能记得清楚那么久的画面……”
听陈拾安这么一说,李婉音也回忆起那时候的画面来,只不过她跟绝大部分人一样,只挑着重点的部分记忆,犹记得那时候陈拾安是站在林叔后面的,可到了现在,林叔那时候的穿搭神态表情她早已记不清了,只记得站在他身后的小道士脸上的笑容。
“记得的,我记忆力好。”
饶是陈拾安这么说,但李婉音还是控制不住地往一些浪漫的方向想,毕竟能被人记在心里,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
只可惜这样的木雕还只在陈拾安的脑海里没刻出来,不过李婉音已经升起了浓浓的期待,她真的很好奇,在陈拾安眼中,与她在租房门前初见的场景雕刻出来是什么模样的。
至于送给温知夏和林梦秋两人各自的小人儿是什么样的场景,李婉音没问,陈拾安也没细说。
但他都已经想好了,取的都是俩少女与他初见时,他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幅画面。
温知夏的是,当初在公交车上初见时,她半边屁股占着座,半弯着腰转头过来问他‘你好!这个位置有人坐吗?’的那一瞬间;
林梦秋的是,当初陈拾安刚到班上闹出大动静,角落里坐着单人位的她抬头看过来,恰好两人目光对视的那一瞬;
记忆力好的好处得以体现,陈拾安不知道她们还记不记得初见自己时的那一瞬场景和感觉,他倒是对俩少女的印象十分深刻。
即便过了这么久回想起来,那样的场景在他的脑海里依旧是充满生命力流动着的。
不需要照片、也不需要草稿,陈拾安拿起木头就能轻松地将那个场景复刻,通过雕刻的过程,用以物载意的神通,把自己那一瞬间的心境和感觉赋意到木雕之上。
“对了拾安。”
“嗯?”
李婉音想了想道:“你可以在你的斗音上发一条动态呀,就说你在这里摆摊卖这些手工作品,你有不少的粉丝,听到你在这边摆摊看相算命、卖手工作品,我觉得他们应该很有兴趣。”
“也行。”
陈拾安暂时停下手里的雕刻活儿,拿出手机来,给摊位上的木雕、手工香、书画拍了个照片,然后发到了斗音上面去。
跟万老师一样,陈拾安现在也把斗音当朋友圈发了,但频率没有万老师那么高,只是偶尔在上面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也从没去特地运营。
却没想到账号数据依旧平缓稳定地增长,号上关注的粉丝量已经有两万五了,都是活粉,平日里发些什么风景照、猫照啥的,纯照片的点赞量都有一千多,一方面是他的照片拍得确实很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粉丝的质量高。
上周去红树湖烧烤时,李婉音帮他拍的那段烧烤视频,因为精湛的烧烤技术加上‘露脸’的帅气高中生道士属性,那条普普通通的视频还冲到了三万多点赞,一波给他涨了六千粉。
陈拾安没去直播也没去带货也没接广告,加入了激励计划后,他的视频播放也会给他带来收益。
不过陈拾安平时也没去看,这会儿打开后台看看,也有着八百多块钱的激励金。
“八百多块钱!”
李婉音惭愧,刚好她一个小金库的钱了……
在出摊半小时之后,李婉音率先在西江边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位顾客。
是一位年轻少妇,带着她老公和孩子。
“绿豆糖水怎么卖?”
“您好,绿豆糖水三块钱一碗、五块钱两碗,您要几份?”
有客人到访,李婉音立刻从小折迭椅上站起身来,主动打开面前的保温桶的盖子给客人看。
“香芋西米露呢?”
明明价格牌子上都写着价格,但绝大多数客人都会随口再问上一句。
李婉音也不介意,热情地介绍着价格,同时把另外一个保温桶的盖子打开来给对方看。
“你自己做的?”
“是啊,自己在家里做的,这边挺多兼职摆摊的,所以就出来试试。”
最近地摊经济很火,很多年轻人工作之余出来摆摊,顾客的心理也很奇妙,比起那些更专业的摆摊,不少人都愿意帮衬一下牛马打工人,加之有着年轻人的属性,会觉得他们的餐品更讲究干净卫生一点。
没客人来之前,自己守着摊位干坐着,李婉音还感觉怪不自在的,可真当有客人到访时,她一秒就迅速进入了状态。
对方不着急买,李婉音也不着急卖,对于地摊而言,流动客人的从众心理尤为明显,她甚至希望这一家子能在她摊位前多站一会儿,这样显得热闹一点,也更能吸引其他客人过来。
“老板,那给我来两碗绿豆糖水吧。”
这一句‘老板’听进李婉音的耳中,感觉怪奇妙的。
“好的,一共五元,您扫微信或支付宝都可以。”
一边说着,李婉音麻溜地拿出来两个碗打包绿豆糖水。
又见着少妇手里牵着的四五岁左右的小妹妹,李婉音很主动地给夫妻俩多拿了一份空的一次性碗和汤匙。
这样的小细节,客人一般不会说什么,但会感觉很暖心。
[微信到账五元]
“谢谢,您拿好。”
“好,谢谢。”
少妇接过她手里的袋子,回头看时,自家老公这会儿正蹲在隔壁高中生的摊位前,好奇地拿起那些木雕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