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太简单了 (第2/2页)
“同学们,我首先要祝贺你们,你们赶上了好的时代。你们虽在汝县参加高考,可是却来自祖国各地。有应届的,也有毕业的,有汝县的,有燕京沪市的。这是你们期待已久的高考,这是D和国家一次重大的决策,你们不要辜负D和国家给予的这次机会。
你们中有的已经身为人父,身为人母,当然也有年轻人。我希望你们遵守考场纪律,不得交头接耳,不得传递答案,一旦被发现,将严肃处理。前程的事情,可马虎不得。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葬送了自己大好未来。”
监考老师在讲台上热情洋溢地说道。
刘一民拿到卷子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政治题跟去年豫省的语文题的结构差不多,只不过少了作文和名词解释都是政治课本的专业术语。
第一题的名词解释有生产力、阶级、实践、矛盾的普遍性四个词,每个词四分,总共是16分。
这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挑战性,考验的是有没有吃透课本。刘一民暗暗皱眉,有好几道简答题他并没有背到,比如简述题有一个批判“四人棒”宣扬形而上学的一个谬论。
不过大部分都很简单,他本身是文科生,以前参加高考的时候哲学理论类的背的都很熟练,加上几个月也重点复习了政治,写出来不难。
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贯彻了后世文科老师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个答题技巧,即使不会写也要写满,万一有写对的地方就能得分。
写到最后,刘一民的手都有点发麻,狠狠地摔了两下,继续开始写。
发的答题纸上写的满满当当,写完刚准备长舒一口气,外面的工作人员敲响了铁板,政治考试正式结束。
下午的历史要简单的多,题型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和名词解释。填空题给的是一些历史事件,补充一些重要的名词。如战争事件、革命人物和口号等等。
对他来说,难度极低。他做过一遍,大部分都知道是铁定拿分的题目。
第一天考完,他格外轻松。
第二天数学和地理,对他来说依旧简单,考完后找到一家面馆,美美的奖励了自己一顿。
这家面馆是汝县数一数二的国营面馆,做面的师傅姓杨,据说以前解放前在省城的酒楼里面当厨子,年纪轻轻便出师了,经常出入军官或者官员的家里面做私厨。
解放的时候,好巧不巧酒楼被炸了,他的腿被迫击炮的炮弹划伤,问题不大,不过走起路来会有一点点瘸。
前几年刘一民上高中的时候,高中革委会的人还把他请到学校演讲。
他在台上生气地扯掉头上的白色厨师帽,声泪俱下的控诉,对着同学们大声喊道:“同学们,我这条腿就是被万恶的旧社会的炮弹给炸伤了,是解放军给我从房子下面扒了出来。
同志们,同学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世世代代不忘本,永远跟着D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