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以神通之名 > 第140章道宫之法

第140章道宫之法

  第140章道宫之法 (第2/2页)
  
  心中愧疚是真的,但往后如果再次面对这种情况,陆昭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命令。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在权衡与选择。
  
  老道士却能听出来。
  
  因为他很了解自己这个学生。
  
  有大义,也有性情。
  
  不会因为性情去冒犯大义,也不会举着大义去毫无人性。陆昭能隐而不发,说明心中没有破绽。
  
  他道:“勇气可嘉值得赞赏,但君子不立危墙。你往后要多加小心,类似这种事情不要亲力亲为。”
  
  陆昭反问:“如果不身先士卒,又如何让其他人去送死?”
  
  老道士道:“古代先登,也没见统帅披挂上阵。”
  
  陆昭又反驳:“可我还不是统帅,身为一线军官,自然有身先士卒的义务。”
  
  老道士摇头道:“不值得,你现在不是,将来会是的,保存性命是为了将来救更多人。嘉靖帝初登大位,也不是事事锋芒毕露。”
  
  陆昭直言不讳道:“现在不救,谈何将来?嘉靖帝最后也没有中兴大明,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想法。”
  
  二人对峙,三言两语又杠上了。
  
  陆昭与老道士相处,并不是寻常学生与老师。只有在修行上才会出现,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其他问题上,经常是老道士教导陆昭人生道理。
  
  论述举例一些历史名人,如果是没什么争议的人,陆昭基本都是点头作出倾听姿态。
  
  如果是嘉靖,他就会上去就是一脚‘治安疏’。
  
  嘉靖,嘉靖算个几把。
  
  而老道士也比较犟,总是用嘉靖帝去教育陆昭,教导他权术。
  
  陆昭一般是虚心学习,公开批评。
  
  有好几次给老道士说绷不住了,直接掏出戒尺就是打。
  
  说他不尊先贤,老师也是在嘉靖帝手下干过事的,食君俸禄,要保持基本尊重。
  
  “先坐下吧。”
  
  老道士不再继续刚刚的话题,转而问道:“你肉身突破二阶了?”
  
  陆昭坐下,如实回答:“情况危急,学生不突破二阶,没把握对付二阶妖兽。”
  
  如果不是二阶,今天他就要让老师保命了。
  
  一阶只是比普通人身体素质更强,没有自愈能力,很容易因为伤势过重而死。
  
  老道士叹息道:“你这样又给自己添麻烦了,本来距离圆满只差了一步。”
  
  一阶圆满,内外相合一。
  
  从修行上解释就是把处于混沌状态的神魂,捏成一个人形是为外相
  
  在这个人形上雕刻出五官,衍生出五感,这就是内相。
  
  二者合一,就是神意初成。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现实的身体状况,会直接以神魂的形式映照。
  
  比如陆昭现在。
  
  身穿迷彩服,身上各处带着伤,右脸下半部分有明显烧焦痕迹。
  
  以常理来说,他已经一阶圆满了,却还未突破。
  
  老道士明知如此,却没有明说。
  
  陆昭有些惭愧道:“愧对老师这段时间的教导。”
  
  一直以来,老师为了让他圆满,费尽心思指点他修行。
  
  老道士没有责怪,道:“你距离圆满只差了半步,如今盲羊补牢还不算太晚。”
  
  陆昭问道:“求老师授予解法。”
  
  “不急,你先听我说。”
  
  老道士没有如往常一样直接掏出道法。
  
  因为他得现编一个说辞。
  
  没有什么盲羊补牢之法,因为一阶、二阶、三阶等境界是现代才有的。
  
  在古代道门划定的境界,只有筑基、金丹、成仙三种区别。
  
  三阶之前都是筑基,现代只是砍去了与神魂有关的课程。
  
  而性命双修需要点化,有了道种才能进入二阶,才能衍化内景。
  
  陆昭情况比较特殊,为了不坏弟子机缘。这两天老道士思来想去,终于想好了办法。
  
  越过点化步骤,让只具备道种雏形的陆昭,直接去衍化内景。
  
  内景是以道种为基,同出一脉类型相似,如老道士出自上清一脉,所以有了这座道观。
  
  “此法名为道宫,但你要尝试自己领悟道心,那么就意味着一切都要你自己来,在黑暗中独自摸索。”
  
  陆昭迷茫问道:“老师,我应该如何领悟,我又能领悟什么?”
  
  悟道过于玄乎,他能想到的都是先贤领悟总结出来的道理。
  
  已经悟出的道是实质存在的东西,是千万人已经知晓的共识。
  
  还没悟出的,看不清见,摸不着。
  
  老道士解答道:“万物皆可为道,祂不存在高低,不存在大小,你心中所想也可以是道。”
  
  “世上有大道,大道教化众生,明辨天地。世上也有小道,小道只在于心。”
  
  “春秋诸圣之后,大道已尽,小道无穷。我们修行既站在圣人肩膀上,也在用圣人之道继续阐述天地。”
  
  “是故,道无高低,只在于心。”
  
  老道士曾有三次悟道,也因此变更了三次道号,每一次都代表他的心境与修为的变化。
  
  陆昭听明白了。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圣人大道是历代无数先贤改进来的,无数的小道汇聚成了大道。
  
  自己只要能悟出来,也可以是其中之一。
  
  他又问道:“若我领悟了自己的道,是不是比其他人要更强?”
  
  老道士摇头道:“为师不知,你要是走上清一道,那么在修神魂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说着,他从衣袖里掏出一本书。
  
  古朴的书封上写着两个字:【道宫】。
  
  陆昭双手接过,手触及到书本,一段段文字直接出现在脑海里。
  
  正如之前老道士传法一样,实际意义上的醍醐灌顶。
  
  当他运转其中功法,顷刻间天地陷入了黑暗。
  
  似有一层层茧包裹他的神魂。
  
  陆昭悟性极佳,隐约间就明白为什么性命双修需要师傅领进门点化。
  
  就像幼儿园教导识字一般,不认得字又如何去学习道术?
  
  陆昭一次又一次尝试撑开茧,有时向外扩展了一些,有时反而会收缩。
  
  似乎找不到规律。
  
  他不急,如果实在不行,上清道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自己也是精神类超凡者。
  
  修起来应该会简单许多。
  
  道在于心,陆昭不禁在想,自己想要什么?
  
  登极只是一种目标,他并不渴望权力本身。
  
  太平只是追求,而且他也没有彻底想清楚,什么才算太平?
  
  那大概需要力量,一种可以压倒一切,不需要八个人也能杀死怪物的力量。
  
  如果能有八个神通或许也不错,道术用起来太麻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