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杖责五十,发配陇西开垦三年,让他们在边疆反思己过! (第2/2页)
刘邦望着他渐远的背影,又抬眼看向天幕。
那幕视频虽然渐渐淡去,刘骜那副荒唐的模样却深深刺入他的心底。
他举起案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酒的辛辣灼烧喉咙,却令心智更为清醒。
“朕要让所有宗室与官员都明白——”
“帝王也罢,臣子也罢,肩上扛的是百姓的期盼,是江山的未来。”
“若敢贪图享乐、怠于政事,朕,绝不容饶!”
风自窗外卷入,吹乱案上的奏报。
刘邦重新俯身审阅,眼神比方才更冷更坚——
他要的不止是守住边疆,更要守住纲纪,守住这片来之不易的大汉江山。
……
汉武帝时期!
晨光透过建章宫宣室殿的琉璃窗,折射出七彩光影。
刘彻一袭玄龙袍,衣纹金线在光中流动。
他与霍光并立案前,手指沿着摊开的“丝绸之路图”缓缓滑动。
那图以蚕丝织成,标注着“玉门关、”“楼兰”、“大宛”等西域国名,墨迹新润,显然是方才修订完的通商路线。
“西域多良马与美玉,此次通商,于敦煌设互市,派专人督税。”
“既要让我大汉的丝绸、瓷器远销西域,也要令西域良马、苜蓿入中原。”
刘彻沉声道,指尖停在“河西走廊”处,“另命张掖、酒泉两郡加固城防——”
“护商旅平安——此路非唯贸易,更是大汉威临西域之脉,半点闪失不得!”
霍光俯首恭应:
“陛下虑事周全,臣已令张掖太守备粮草,通商细则一成,便遣兵驻驿护路。”
“此举既可富国库,又能积力再击匈奴。”
言罢,他奉上一卷竹简:“此乃修订的通商税律,请陛下过目。”
刘彻刚展开竹简,殿外天幕骤亮,鎏金大字闪烁如雷——
“历史十大帝王的奇葩死因,第八位:汉成帝刘骜!”
两人俱是一震。
刘彻眉头一皱,手中竹简微微颤动。霍光屏息,目不转睛望着天幕。
当画面出现刘骜醉卧软榻、赵合德奉药于前之景时,刘彻面色骤变,指节死死扣住竹简。
待看到他服丹猝毙于香榻之上时,刘彻猛然拍案!
“啪!”金镇纸飞起,击在铜灯台上,清脆作响。
“失德!失仪!失天下之心!”
怒喝在殿中回荡,连梁柱都似在颤。
刘彻快步至舆图前,手指重重点在“长安”之处:
“朕北击匈奴,拓疆万里,劝农兴水,为民积粟,只为大汉强盛,江山稳固。”
“而刘骜却荒于酒色,沉于丹药,忘了祖宗血汗!如此昏庸,何颜称帝?!”
霍光低头叹息,旋即上前奏道:
“陛下所言极是。刘骜之亡,本因纵欲无度,弃德失志。”
“昔夏桀惑于妹喜,商纣乱于妲己,皆以色亡国。今日天幕显此,实乃天警。”
“臣请旨:命宗正寺彻查宗族,凡豢姬过制、耽色误学者,削地收邑!”
“令国子监编戒欲录,载刘骜、桀、纣等亡国之鉴,刊布天下学宫,使士子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