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李世民:正因朕未以身作则,方使臣下轻视纪纲——!! (第2/2页)
  
  “自今而后,朝廷当以此为戒。”
  
  “官不可沉于酒,君亦须慎于情。治国安民,不在威刑之重,而在律己之先。”
  
  房玄龄与魏征对视一眼,皆俯身齐声道:“臣谨奉诏!”
  
  那一刻,殿内的檀香仍在缭绕,却好似染上了几分肃然与决意。
  
  窗外秋风再起,吹动御阶两侧的铜铃叮当作响。
  
  ……
  
  大宋!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
  
  他努力压下心底翻涌的怒火,疾步走到殿壁前,目光定格在那幅大宋疆域上。
  
  那幅绢绘巨图上,山河起伏、郡县星罗,笔触细腻——
  
  朱砂勾勒出的北疆边线鲜明如血,连关隘驿道都一一标注。
  
  他的手指缓缓滑过辽境所在,脑海中浮现出那片雪原的肃杀与寒冷。
  
  那里的边军本就困苦守防,若再因酒误事,后果不堪设想。
  
  “让他们都看看天幕上的那一幕!”
  
  赵匡胤语声沉冷,指向空中的投影——
  
  耶律宗真被人从冰窟中拖出,浑身发抖却还伸手去抓酒壶的可笑模样。
  
  “告诉边军将领,若有人在守边之时敢再饮酒——”
  
  “不论他功勋多大,与朕有无旧情——一律斩首!”
  
  “大宋的边疆,绝不能毁在一壶浊酒上!”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
  
  宰相赵普快步进殿,怀中捧着几份急报。
  
  他刚一抬头,便见满地碎裂的青瓷,殿中怒气如潮,再望向天幕,立刻心知帝王为何震怒。
  
  他匆忙跪下,将最上方的奏折呈上:
  
  “陛下,江南转运使方才急报——”
  
  “漕运官员因酗酒误期,致使秋粮船队滞留码头,粮草未能按时北运,恐影响冬春两季军需。”
  
  赵匡胤的目光冷若刀锋:“如何处置?”
  
  赵普低头:“臣请旨,严惩失职人,以儆效尤。”
  
  “斩!”
  
  赵匡胤几乎未作思索,一字如雷。
  
  “将他的首级悬于漕运码头,让这些人与船夫都明白——误国者,纵因一杯酒,也得血偿!”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森厉:
  
  “另传朕旨意——大宋境内酒肆,自今夜起,亥时后不得再开。”
  
  “违令者轻则重罚,重则禁业终生。若有人包庇纵容,与其同罪!”
  
  赵普俯身叩首:
  
  “臣遵旨!”
  
  “明日一早,臣必遣人传达各州府,确保家家酒肆皆知国令,官员不敢懈怠。”
  
  赵光义也上前一步,捧起破碎的酒杯残片,沉声道:
  
  “大哥放心,臣即刻去御史台,督办巡查,不让大宋出现第二个耶律宗真!”
  
  赵匡胤略一点头,重新坐回御座。
  
  他凝视天幕上逐渐散去的光影,眉间仍笼着寒意。
  
  耶律宗真的荒唐,不只是个人的耻辱,更是对帝王尊严的亵渎。
  
  他揉了揉额角,思绪回到当年陈桥驿披黄袍的那一刻——
  
  南征北战,多少弟兄以血筑基,方有今日之宋。
  
  “这江山,是用刀枪拼下的,是百姓劳作支撑的。”
  
  他低声喃喃,语气坚定而沉重:
  
  “不能让一杯酒葬送。”
  
  他又补了一句,字字如铁:
  
  “凡朝中者因酒误事,不论贵贱,从严处置,绝不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