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敌特来临 (第1/2页)
1939年1月20号,按照此前的规划,第51集团军所有部队开到湘川鄂交界处。
第 51 集团军司令部位龙山。101 军军部则坐落于湖北宣恩。102 军军部驻扎在桑植。而 103 军军部则选择了彭水作为驻地。
至于各个师部,它们根据军部的位置,分别驻扎在军部附近的几个县里。每个师部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负责管理和指挥所属的部队。而各团则进一步分散,分别驻扎在师部附近的镇集上,这样一来,整个第 51 集团军的各个部分就像一张大网一样,覆盖了 十几个县的广阔范围。
在部队分散之前,李振华将军召集了所有的军长和师长,对他们发表了一番重要讲话。他目光如炬,语气坚定地说道:“各位,人和武器,该给你们的,我都已经给你们了。而且,我也向最高统帅提出了申请,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战事,我们第 51 集团军不会被轻易调往前线。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加强各个部队的训练。步兵、炮兵、装甲兵,各个部队之间的配合与协同作战能力必须尽快提升上去。只有把部队训练好,我们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机会向小鬼子发起反击!”
在场的所有人立即肃然起敬,大声回答:“请总座放心,我等定不负总座嘱托,加强学习,加上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向日军发起最猛烈的反击。”
根据李振华的规划,军官培训班即将应运而生。然而,面对全集团军数以千计的军官,要想同时展开培训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军官培训班将以军为单位进行,每个军的军官人数大约在九百多人左右。
如此规模的军官队伍,可以合理地划分为18个班级。每个班级都将由一名师长或副师长担任主教官,这一角色类似于班主任,负责全面管理和指导班级的培训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第51集团军的每个师都配备了两名副师长,这为培训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除了主教官外,一名师参谋长和另一名副师长将分别担任助教,协助主教官完成教学任务。
而李振华、廖耀湘、周卫国、朱荣昌,陈瑞钿等则将分别担任专业课教官。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深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军官们传授专业技能和知识。
与八路军的情况类似,第51集团军的营以下军官认字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又比八路军好一点,第51集团军包括营以上的军官,都是认字的,所以为了确保军官具备足够的文化素养以胜任营以上的职务,李振华特别强调了认字数量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强制要求。
所以开展军官培训班的同时,也设置了认字课程,任课教师,是各级的文职人员,还有曾经当过老师的萧雅,张小花,杨筱然。白天士兵训练结束以后,晚上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上文化课,与军官的培训都在同时展开,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全体将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李振华特别下令,要求所有的教官务必将《中华军魂》这首歌传授给每一位军官。然后,再由各级军官负责将这首歌曲教给所属的士兵们。而且,规定每天在用餐之前,全体将士都必须齐声高唱这首歌。
当李振华站在食堂门口,亲眼目睹着里面的将士们引吭高歌,那激昂的旋律和豪迈的歌词,让他不禁回忆起前世军训时的那段难忘时光。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振华并没有察觉到,在龙山县城的某一条街道上,有一家毫不起眼的书店,竟然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就在这一天的中午时分,那位曾经在长沙出现过的戴着金丝眼镜的女记者,如幽灵一般悄然现身于龙山县城。她先是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任何人跟踪自己之后,便毫不犹豫地迈步走进了那家书店。
进入书店后,女记者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暗号,顺利地与书店老板完成了对接。紧接着,她被引领着走进了一间隐蔽的密室。
密室里,一名中年男子早已恭候多时。见到女记者进来,他立刻挺直身子,向女记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高声说道:“属下上川井中,拜见川岛惠子阁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