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卖点心 (第1/2页)
“你这孩子,还没洗漱呢!”
于秋兰嘴里说着,边把人往屋里推。
“衣裳也没穿好就出来,叫人看见了可怎么好!”
宋嫤不好意思的笑笑,边穿外衣,边继续询问起刚才的话题来,“娘,您怎么还会做这样精致的糕点,从前都不见您做过呢。”
她问起这个,就见于秋兰眼里晕开了几分落寞和哀伤,并缓缓叹了口气,垂下了头。
“你的外祖父就是在郁州开点心铺子的,店面不大,却是祖传的手艺,味道很好,生意也不错。”
“那,娘亲为何会孤身逃难到京城来?”宋嫤意外的很,便小心的询问。
于秋兰抬眼看她,似乎脑海里已经回忆起了那段痛苦的过往,泪水潸然而下
“那时郁州接连两年天干,粮食歉收,百姓没了活路,以致发生暴乱,有强盗趁火打劫,杀了你外祖父和大舅,逃出郁州的路上,你大舅母身怀有孕,一尸两命,外祖母悲痛离世,后来我与你二舅也走散,若非被你爹救下,恐怕也早就不在人世。”
“娘。”
宋嫤看着于秋兰单薄的身形,不由心里一酸,上前把人抱住了。
难怪,这么些年在宋家受尽委屈,于秋兰也愿意跟着宋成先,这是有救命之恩在。
“我们如今分了家,一定会越过越好的,将来说不定还能找到二舅呢!”宋嫤安慰。
于秋兰含着泪点点头,又叹气,“听说今年郁州和晋州又少雨水,许多百姓来京城谋生,赶上又是秋闱,各地学子也往京城涌,为保证城中治安,京兆府衙抽派许多人手,将难民都拦在了京郊,不许入城呢,但比起当年,这回灾情,怕是轻许多。”
这话宋嫤听着也难受。
天灾苦的都是百姓,可她眼下就算同情那些百姓,想做些什么,却也无能为力。
只得拍了拍母亲的肩膀,柔声安慰,“娘,我们好好做生意,将来挣了钱,也就能学那些有钱人家,设棚施粥,就能帮得上那些灾民了。”
“嗯,我家元元是个聪明又心善的好姑娘。”于秋兰转泪为笑,“好了,快洗漱了出来吃早饭吧,点心趁热吃。”
今日宋嫤起晚了,宋成先和于秋兰早就做完了出摊的准备工作,这会子只等吃过了饭就要去出摊了。
宋成先给女儿夹菜,“元元你手上有伤,今儿就在铺子里歇着吧,去和隔壁秀兰作伴也好,别去摊上忙了。”
“我这伤不要紧,早就不疼了,不碰水就好。”宋嫤坚持,“我帮着拿个碗筷,招呼客人,也不费力。”
可夫妻俩说什么也不肯,非要她再歇一日。
没办法,宋嫤只得答应。
“娘,您这糕点做的极好,我觉得可以做来卖卖看呢。”
宋嫤看着桌上吃得还剩最后一枚的芙蓉糕,提议道。
于秋兰有些犹豫,“味道是好的,可比起饱腹的面条包子来说,百姓们买点心还是极少。”
“可以卖给那些进京赶考的学生们呀。”宋嫤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给换了名字,叫青云糕、如意饼、状元酥,这好意头可是学子们最想要的,再加上娘这双巧手,做的精致又好味道,不愁卖的!”
读书人,多半是吃得起的,也更愿意花银子。
于秋兰是商贾家的女儿,虽养在内宅,但多少晓得些经商的道道,一听这话,面上就精神起来。
旋即转头看向丈夫。
宋成先憨憨笑道,“你的好手艺,我今日才知道,不该埋没了,早知你有这手艺,铺子合该叫你做主,改了卖点心,我便跟着你们母女讨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