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立国大越 (第2/2页)
徐煌冷笑一声:“一群弱者,只敢向更弱的人挥刀,贩卖人口,与强盗何异,下次遇到,必让他们飞灰湮灭!”
隆启五年惊蛰,明军舰队突袭卡亚俄港。
当徐煌的铁靴踏上印加帝国的土地时,太阳神庙的金顶正沐浴在血色朝霞中。
印加王阿塔瓦尔帕的黄金轿辇被大将军炮轰得粉碎,那些手持黑曜石武器的武士,在连发火铳的弹雨下如麦浪般倒下。
“这哪是打仗,简直是一边倒的碾压!”
哥伦布看着四散奔逃的印加人直摇头。
徐煌却凝视着安第斯山脉的雪峰,突然想起离开东都时越王徐林的叮嘱:“若遇土著,当效当年三宝太监,以德服人。”
次日,徐煌释放了全部俘虏,命军医为伤者治疗。
当通译用克丘亚语宣读《大明抚夷诏》时,印加祭司们看着蒸汽机驱动的“钢铁巨兽”,竟纷纷跪地高呼“维拉科查”(创世神)。
征服印加后,徐煌在当地建立据点,发展民生,招兵买马,开挖运河,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隆启六年秋,随着巴拿马运河的第一铲土落下,十艘蒸汽明轮战舰驶入加勒比海,北征欧洲殖民地!
大明龙旗所到之处,欧洲殖民者望风而逃!
......
殷洲有数百个部落。
徐煌跨海征服,奇策千变,转战万里,百战百胜。
直到隆启十年,才彻底征服所有部落,实际掌控广袤的殷洲南北。
为防止被欧洲来犯,徐煌决定立国称帝,彻底统一新大陆。
“殷洲大势,已非大明所能独掌。”
徐煌召集麾下文武,沉声道:“新大陆万里疆土,当由我等自立乾坤!”
众将跪拜,齐呼:“请徐公称帝!”
隆启十一年元月,徐煌在墨西哥城登基,定国号“大越”,年号“开天”。
“朕承先祖遗志,开疆拓土,今日立国,当使华夏文明光耀四海!”
大越疆域南北纵横万里,赫赫之声震彻天下,扬名立万。
为纪念祖先徐闻开基之伟业,徐煌命追封祖父为“大越太祖”,庙号“高祖”。
徐煌以帝王之名,封祭先祖,并立庙,设祭文,庙中供奉太祖像,每年祭拜,举行盛典。
大越帝国沿袭大明内阁制,又增设五大总督府,分管南北殷洲。
徐煌废除欧洲殖民者的奴隶制,推行“土客分治”,印第安的土著贵族可入仕为官,但军政大权皆归汉人。
大越帝国的经济基础在于矿产和海贸。
开发秘鲁银矿、墨西哥金矿,但仍以农业为本,广种玉米、马铃薯。
建立太平洋和大西洋航线,与大明、东瀛、欧洲各地保持密切商贸。
为了防止重蹈元朝覆辙,大越帝国强制推行汉化政策,印加贵族需习汉语、穿汉服,太阳神庙改为大明忠烈祠。
但允许土著保留部分习俗,缓和矛盾。
徐煌的大越帝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横跨太平洋的汉人王朝。
后世史家评曰:“越世祖以重瞳之姿,承太祖遗烈,跨海立国,使华夏衣冠南被万里,虽裂土称尊,然文明不绝,功业堪比秦皇汉武!”
两年后,大明朝廷才得知徐煌在海外立国称帝,隆启帝立刻遣使责问,因何僭越称帝!
徐煌遣使回曰:“臣本不愿,奈何天气骤寒,诸将为朕披上黄袍.......”
对这位表兄,他尽量的放低姿态安抚,相信看在当年老越王一起教导二人的面子上,隆启帝会默许大越帝国的存在。
隆启帝听后虽然震怒,但因不愿劳民伤财的渡海远征,又和徐煌是老表的关系,最终默许大越帝国存在,仅以“越藩”称之,维持表面宗藩关系。
一年后,徐煌主动派遣使臣,奉大明帝国为宗主国,五年一朝贡。
自此两大帝国相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