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10章 参加乡试

第10章 参加乡试

  第10章 参加乡试 (第1/2页)
  
徐相公退婚的消息很快传遍永宁乡,引起热议。
  
  不过这条日搜只霸榜了三日,很快被另一条热搜覆盖,当事人仍是徐相公。
  
  徐相公要参加乡试了!
  
  乡试,三年一次,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
  
  大明的科举考试制度共有六级: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一个读书人,想要考取功名,首先要通过当地知县主持的县试,随后还得通过当地知府主持的府试。
  
  两次考试合格后,成为“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
  
  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三年考两次,通过院试者,方能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秀才可以称为“士”,脱离平民阶层,享受一定特权。
  
  秀才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中了就是举人,可为官步入仕途,地位将更上数层楼。
  
  得知徐闻即将赴省城济南参加乡试,吴老爷听闻后,只是笑笑。
  
  秀才的功名已然来之不易,更何况举人?
  
  整个永宁乡才两个秀才。
  
  徐闻是其中一个。
  
  另一个是个年过七旬的老头,名为范举。
  
  这老头自元朝开始便参加科举,直到大明立国方中秀才,又考了三十年,始终没有中举。
  
  今年又去赴考,听说已经让家人准备好了后事,扬言死也要死在考场上!
  
  昨日与徐闻为伴,一老一少两位秀才,共赴济南!
  
  由于举人地位崇高,拥有做官资格,故而朝廷对各省乡试举人的名额有限制。
  
  每届乡试,大明全国有两万多名秀才参加,录取举人总数约为一千人。
  
  山东省的名额,只有八十个,直隶省的名额则高达一百四十个。
  
  并非地域歧视,而是根据各省人口决定的,陕西、云南等地,名额更少。
  
  山东全省一千八百多个秀才,去竞争八十个举人名额。
  
  相当于一百个同水平玩家,得杀进前四名,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吴老爷对徐闻不抱希望,不如去攀附一个现成的赵举人。
  
  毕竟徐闻仅仅十七岁,十七岁的举人,纵观科举一千年来,唯有寥寥数人。
  
  大明开国三十载,唯有状元公张信最年轻,二十岁中举,二十一岁高中状元,如今在翰林院为官。
  
  张信被誉为文曲星下凡,二十岁中举已然逆天,徐闻纵然是神童,如何能与状元公相比?
  
  或许徐闻将来有可能中举,那也是十余年之后的事情了,吴家等不了!
  
  徐家庄。
  
  听说徐闻前去参加乡试,徐二叔喝了口茶,淡然道:“等三年后,他有机会中举,再将田产还他不迟。”
  
  和吴老爷一样,二叔徐贺也是读书人,深知读书难,科举更难!
  
  整个永宁乡,唯有财主唐达亲自相送,并赠送驴车一辆,以资徐相公赴考。
  
  唐达没读过书,压根不知中举的概率。
  
  他只知道有厉害的爹,儿子肯定也厉害,徐相公中举不难,定要好生结交。
  
  而且,唐达为商多年,眼光毒辣,坚信自己不会看错人。
  
  通往济南的官道上,驴车悠悠晃动。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摇头晃脑,靠在驴车上念诵之乎者也。
  
  “范老,您歇会儿吧?”
  
  路途颠簸,徐闻生怕这位老秀才一口气上不来。
  
  “哈哈!小友勿怕,老朽身体硬朗的很!”
  
  每次参加乡试,老范就跟打了兴奋剂似的,心情格外激动。
  
  范举,一个范进式的儒生,喜爱读书,在家赋闲半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