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意外结果! (第1/2页)
衡市!
佛山静苑,疑似松本子青被杀的房屋内。
一众警员看着沈庭拿着测量工具,飞快测量荧光血点的数据,然后进行计算,都有些惊奇。
卓岩看向身旁的熊贝贝、许心一二人:
“看样子,沈组长好像真的会血迹形态分析啊?
他之前破案的时候,用过这技巧吗?”
熊贝贝挠挠头:“这个,还真没有。”
许心一也道:
“这应该是第一次用。
不过,我们都习惯了。
沈庭这家伙经常不声不响,忽然就用以前从没使用过的刑侦技巧破案。
天知道他还会多少刑侦技术。”
旁边的眼镜女警,第一次跟随沈庭出来查案,明显还没适应沈庭的节奏,颇为惊讶道:
“我看组长测量血迹的手法,明显很专业啊!
而且,有的操作,我似乎有点看不懂。”
卓岩点头:
“这案子的血迹,其实不属于常规血迹。
被重度擦拭、清理过。
血迹初始状态可能存在的毛刺、辐射状溅射、彗星尾等关键特征,都会因擦拭而变得模糊,或者直接消失。
沈庭的很多操作,应该是在想办法,规避擦拭、清洗的影响。”
卓岩说得没错。
以最常见的蝌蚪状喷溅血迹为例,如果一个血迹,被上下左右反复泼水擦拭,喷洒鲁米诺后,荧光明显不可能再呈现蝌蚪形态,而是不规则的一坨荧光。
这样的血迹,除非神仙来了,否则再专业的专家,也测算不出血迹的飞来方位。
如果犯罪现场都是这样的血迹,那沈庭也没必要兑换血迹形态分析了,直接卷铺盖回家得了!
沈庭之所以兑换了,是因为凶手擦拭时,不可能每个血迹都擦得这么彻底。
比如一个血迹,可能只会被从左到右擦拭一次,右边的特征自然会被抹除,但左边还有特征残留。
总会有这种特殊的血迹,可以作为鉴定的目标。
而且!
血迹不是单一的。
本案里,从受害者身上的伤势以及血迹分布看,凶手使用的凶器应该是锤子——
锤面整体呈现方形,边缘有一定的弧度。
凶手每次用凶器砸击受害者,不可能只溅射出一个血滴,而是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血滴同时溅射而出。
这些血滴,大部分会在承接物上,相近的位置形成血迹群。
这些血迹,即便九成九都被擦拭,特征全部消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