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血魂归位 (第1/2页)
事不宜迟,说走就走!
但是,这贵州的雨季来得毫无预兆。雨,越下越大!
车内,程雪望着车窗外瓢泼的大雨,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徒劳地摆动。越野车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前行,每一次颠簸都让她的胃部翻涌。
"还有半小时就到马家寨。"
这时,坐在副驾驶的林教授展开一张泛黄的地图,"根据资料,陈圆圆的墓地在寨子后山的松林里。"
坐在后排的小李紧抱着装有玉簪的保险箱:"教授,您真的相信这支簪子能带我们找到陈圆圆的秘密?"
程雪没有立即回答。自从收到那封匿名邮件后,她连续三晚做同一个梦——一个身着明末服饰的女子站在雨中的山寨前,向她伸出手,掌心躺着那支碧玉簪。
"我相信文物会说话。"
她最终说道,"只是我们不懂它们的语言。"
车子拐过一个急弯,马家寨突然出现在雨幕中——几十栋木质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腰上,寨门前的石牌坊已经风化得看不清字迹。
"奇怪。"林教授皱眉,"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确实,整个寨子静得出奇,除了雨声,听不到任何人声犬吠。车子在寨中心的空地上停下,三人冒雨走向最近的一栋吊脚楼。
程雪刚踏上木楼梯,楼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站在门内,眼神警惕:"你们是谁?"
"我们是北京来的考古队。"程雪出示工作证,"想了解一下陈圆圆墓的情况。"
老人脸色骤变,作势要关门。林教授突然用当地方言说了几句话,老人动作一顿,惊讶地打量着他。
"你怎会讲我们的话?"老人改用方言问。
林教授似乎也愣住了:"我...我也不知道。"
老人犹豫片刻,终于让开门口:"进来吧。雨大。"
吊脚楼内光线昏暗,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老人自称吴阿公,是寨子里最年长的人。他给三人倒了自酿的米酒,眼神却一直没离开小李怀中的保险箱。
"你们带了不该带的东西来。"吴阿公突然说。
程雪心头一跳:"您指什么?"
老人指向保险箱:"那里面,是不是有支绿玉簪?"
三人面面相觑。程雪谨慎地问:"您怎么知道?"
"寨子里昨晚就传开了。"吴阿公往火塘里添了根柴,"说是有外人带着'绿娘子'回来了。"
"绿娘子?"
"我们祖上对那支簪子的称呼。"老人的目光变得幽深,"吴三桂送给陈圆圆的定情信物,后来在北京城破时遗失了。"
林教授身体前倾:"您知道这支簪子的来历?"
"不只是知道。"吴阿公站起身,从里屋捧出一个乌木匣子,"我们寨子,世代守护着这个。"
匣子打开,里面是一幅褪色的画像——画中女子云鬓高挽,簪着一支碧玉簪,容貌与程雪梦中所见一模一样。
"陈圆圆..."程雪轻呼。
吴阿公点头:"祖训说,'绿娘子'终有一日会回到主人身边。昨晚寨里好些人说梦见圆圆娘娘站在雨里,就知道是你们要来了。"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老人布满皱纹的脸。雷声轰鸣中,程雪仿佛听到有女子在轻声歌唱。
"我们能去看看陈圆圆的墓吗?"她问。
吴阿公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明天吧,雨停了带你们去。今晚..."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保险箱,"把'绿娘子'收好,别让其他人知道你们带着它。"
夜深了,程雪躺在客房的木床上,听着屋顶的雨声。寨子里的狗突然集体狂吠起来,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叫声。
她起身掀开窗帘一角,看到寨子里亮起了火把,十几个穿黑衣的人围在空地上,中间似乎躺着什么。距离太远,她只能勉强辨认出吴阿公站在人群前,手里举着一件发光的物件。
一道闪电劈下,程雪瞬间看清了——地上躺着一头被宰杀的黑猪,鲜血流入一个挖好的土坑。吴阿公手中拿着的,赫然是一支与她带来的几乎一模一样的玉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