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愿随仙人学仙问道 (第1/2页)
江涉正在跟李白一起爬山。
山道上种着大片竹林,刚下过一场大雨愈发青翠,空气清新。鹿门山并不高,只有一二百丈,走着山路,倒也不远。
偶尔有一两只鹿隐没林间,见到两人,也并无畏惧。
江涉收回视线。
李白背着一把剑,一身白衣,打扮的像是个游侠。
他博闻强记:“传闻后汉时,光武帝巡游到襄州,梦见山神,乃是两只麋鹿。后让襄阳侯立祠于山,为鹿门庙。”
“这些鹿生长在林间,久而久之,沾染上灵韵,并不怕人。”
“君可听过鹿门山山神?也不知是不是两只麋鹿。”
襄阳侯名叫习郁,与汉光武帝刘秀共同梦见山神,因而封侯。人间封侯,庞德公归隐,让此处灵秀之地,更添一分神秘色彩。
孟浩然便是因为这个,隐居在这鹿门山,与正四处游历的李白结为好友。
快走到山顶了,李白打量着同行人。
这位瞧着年岁与他差不多,气度却悠然自在,吐息平和,很是难得。他这次看清楚了,那些蒙蒙的雨雾落在他们两个身上。
李白自己的衣裳已经有了潮气和湿意。
对方却是干爽的。
雨不沾衣,是如何做到的?
江涉自然察觉到,李白那不容忽视的目光。
他忽而心中一动,生出玩味,问:
“郎君试探已久,可是想问仙神之事?”
李白大方承认,他问,“我看足下身上半点雨水都没有,这是一种道家法门?我先前未曾听闻。”
“不算他们道家的法门。”
“只是一种我开的避尘的术法,雨水脏衣,不大好洗。”
只为雨水会打湿衣服,清洗时觉得苦恼,便开一道法门?
这是何等意趣从容。
李白一向身强体健,自幼学剑,走了这么远山路,气息仍然平稳,之前还有人想要主动教他剑法,传习入道。
“这种法门,像我这样的可能习得?”
“可。”
说得轻描淡写,此话一出,两侧的竹林索索作响,跟着一起恍惚,李白走山路的脚步都慢了些,语气带上几分敬意。
“敢问需何……”
话没说完,江涉却忽而看向不远处。
竹林间,有风自来。
微微的细风,极不起眼,李白有些怃然,不知发生了什么,只跟着江涉一起抬头去看。
“有客来了。”
竹林后,一头苍白的鹿踩着草甸走下,举动之间,神而圣之。
这老鹿已有通神之性,凡人若是见了脱口而出便是仙鹿。这样的圣灵若是叫官员见到,必然口称祥瑞,献给皇帝。
老鹿走到两人身前。
对着江涉,屈起前蹄,行了一礼。
口吐人言:
“在下鹿门山山神,多谢先生的一炷清香!”
“山神多礼了。”
正好遇到山神,江涉便问:“我听闻,晋时有庞德公遇仙,可是山神手笔?”
山神被无形的力量扶了起来,它回想。
“六七百年前,是有一老者同小神学道,谈吐不凡,想来应当是先生说的庞德公。”
“然后呢?”
“寿满一百二十载,过世了。”
李白侧目而视。
人到七十古来稀,庞德公竟然有一百二十载春秋,朝廷那些人若得知,恐怕要当作是真神仙。
江涉颔首。
“原来如此。我听闻鹿门山山神是两只白鹿,不知另一位何在?”
山神答曰:“大限将至,道法衰弱,已经过世了。还要谢先生一炷清香,为小神续上十年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