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制度革命(十五) (第1/2页)
御书房内众臣迅速收敛笑意,小奶皇发怒了。罚铜其实是小事,堂堂内阁阁老,还缺几斤铜不成,但一个罚字就足见小皇帝的政治成熟,不过,为什么黄立极要多罚一斤?
反正朱慈炅身边这些大臣没有人把他当顽童看的,便是第一次参与廷议的人也不例外。
实际上朱慈炅自己有苦难言,这场官制改革的御前会议杀死了他太多脑细胞,他虽然年长了一岁,但身体还是示警了,只不过,他不想在众臣面前表露出来而已。
他喝完水,群臣休息时间应该也够了,但朱慈炅想溜了。
“诸卿,这次变制朕与诸卿都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在实质变更祖制。虽然历代皇帝或多或少都有些微的调整,但朕这次的调整得非常大。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你们无需担心,朕自己会跟太祖禀报的。就算有人反对,朕也不介意送他去地下拿太祖圣旨来给朕过目。”
钱士升毫不犹豫的接话。
“陛下,此次官制变动是南吏部一手策划的,这是吏部的职责。若是有罪,臣愿担罪,虽五马分尸而不悔。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明官制已经不适应大明现状,臣等不得不变。诚如陛下教诲,制变在前,功成在后。所谓革新,首在变制。”
刘一燝在左上首嘴角泛起冷笑,你一个幸臣敢自比商鞅?
“南吏部大义,老夫敬佩。陛下,老臣支持陛下变制强国之心,然万事皆有轻重缓急,老臣建议陛下期以五年,完成全部改制。
现在大理院和督政院都是初建,地方与中枢皆未理顺,老臣以为吏制改革当以此为先。”
徐光启赶紧接上。
“刘阁老老成谋国之言,至于地方宣令官,老臣建议先将应天各县乡里理顺再谈其他,如此也可作为其他地方的典范,同时节约财政经费。”
朱慈炅很急,但内阁明显想拖延。不过朱慈炅也知道突然的全国改制能实现的难度太大,就算实现了恐怕也是一片混乱,他也不是一定要急于求成。
缓缓点头,但朱慈炅不想听他们争执讨论了,他很想溜。
“改制具体方略怎么办,诸卿可以继续商量,朕其实不急,总之要慎重,必要时征求各部意见也可以。
所谓制度,本质上是要维持国家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变如此,不变也要如此。任何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改变,都不能一拍脑门决定,我们要充分验证衡量这两个因素。”
刘一燝偷偷翻了个白眼,这么多东西还不全是你一拍脑门搞出来的。也不知道你小脑袋里怎么想出来的,反正老夫从政这么多年都想不出来,就是单单消化这些都难得很。
天工院这边也没有谁看着像有这个本事,小妖皇名不需传啊!反正你只要随便说说,老夫得累死。
刘一燝抚须颔首。
“陛下此意甚佳,直指变制根本,臣等谨记。”
天工院这边还有大堆的话要说呢,因为他们其实准备了很多。
首先是翁鸿业开口。
“陛下,诸位大人。先前钱大冢宰所拟四柱之说,臣等早已经熟悉,综合陛下指示,臣觉得,六部改革其实刻不容缓,因为许多变革其实是相辅相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