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让你们心服口服 (第2/2页)
“为何?”考生愈发不解,还没听说过,文章经过誊抄就会失色的。
“今天就让你们开开眼,也好明白本州的苦心!”贾知州便一招手,正色道:“请《色难容易帖》!”
两名胥吏抬着一条长案,缓缓自屏风后转出。他们的动作是那样的稳重,仿佛抬的是知州老娘一般……
将长案置于堂中,两名胥吏便立在长案左右护法。
“尔等列队,依次上前,只可观看,不得触碰。”贾知州又煞有介事地吩咐道。
这下考生们被勾起了浓烈的好奇心,全都想看看到底是怎样一篇草稿,竟会被老公祖当成了无价之宝?
众人便依言列队来到长案前,观摩这篇《色难容易帖》。观者无不目眩神迷,但见行楷斑驳如泣血,通篇笔势随悲气跌宕——
作者写‘殁’字末笔突然抖颤,枯笔飞白似如痛心疾首;到‘北堂萱萎’时,行间距骤密如泪雨落下。‘萎’字左下部被水洇得模糊,细看竟是泪痕迭着墨痕……
正因如此,反得自然之妙——笔随泪走,字由心发,通篇如泣如诉,时而沉郁似血涌,时而低回若气断!竟以真情破尽技法窠臼,让每个字都成为未说出口的愧疚,直击人心而不觉形陋!
观者无不深深震撼,沉浸在这幅字帖的强大魅力中,久久无法自拔。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经历什么,但都知道,不管自己走到哪里,永远也忘不了这篇《色难容易帖》了。
“总听说王右军的《丧乱帖》和颜太保的《祭侄文稿》,都是书于作者心中极难过之时,写出的字全都由心而发。因作者无意于书法,故字迹越见自然,情感浓烈到令人见之落泪,永世难忘。”纳溪案首萧廷杰看完感慨万分道:
“晚生无福,看不到王颜两位大宗师的真迹,但今天欣赏了苏案首的《色难容易帖》,终于能想象出那两篇千古名书的风采了!”
“是啊,苏案首这篇《色难容易帖》,堪称本朝之《丧乱帖》了。”江安案首许承业也由衷叹服道。
说罢两人一起向苏录深深作揖,“苏案首,万分抱歉,我等有眼不识泰山了。”
“二位言重了,”苏录苦笑还礼道:“我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是打草稿的时候,沉浸在了文章的情绪中而已。”
“你特意写反而写不出来的。”贾知州闻言正色道:“正因为你没有当成书法来写,任由难抑的悲恸牵引笔触,涂改处才能皆成心迹。”
“这般不计工拙的笔墨,反而让文章本就强大的表现力,又上了个台阶!”顿一下,他接着道:“本州既取此文又取此字,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只能让弘之受些委屈,把草稿交上来了……”
“原来如此,我等心服口服!”众考生一齐叹服道:“还是老公祖想得周全!看过这《色难容易帖》,才能体会到老公祖的良苦用心,苏案首的全部心血!”
说罢,一起再度向苏录行礼致歉道:“弘之兄这案首当之无愧!”
“多谢老公祖,多谢诸位。”苏录还能说什么?
“哈哈,好了。现在误会彻底澄清了,面试就圆满结束了!”贾知州高兴地一挥手道:“尔等都随苏案首后堂去吃终场酒吧,本州还要面试第二场。”
“多谢老公祖!”这么轻易过关,众考生自然求之不得,便在书吏的引导下,跟苏录一起到后堂等着吃酒去了。
贾知州又命人撤下长案,将那《色难容易帖》妥善保存,这才提副榜的一百名考生上堂,当面试之。或小讲、或相比、或中权,以核其虚实。
但他不像卢知县那样小心翼翼,唯恐出现纰漏,每人问一道题就拉倒,看谁顺眼就点谁。
这就是进士清流的自在,在这种小事上,尽管洒漫去做,怎么做都不会有人说你错。反而要赞一声:‘是真名士自风流!’
最终李奇宇几人凭着义父的突击培训,以超过他人的良好台风,全都突围成功,跻身了最后的十个名额。
随后,贾知州也照例宴请了一众考官和一百名入围院试的考生,勉励他们再接再厉,换穿襕衫。又赏赐了每人一身行头,一副文房四宝,并十两银子作为院试之资。
接受完考生的敬酒,贾知州率众佐贰退席,让考生们自行联络感情。
与此同时,礼房书吏已经写好了长案,将一百名出圈者的高姓大名,按成绩公之于众!
正德元年的泸州州试,便圆满结束了。
ps.下一章没检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