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14章 经筵锁麟,深宫疑云

第14章 经筵锁麟,深宫疑云

  第14章 经筵锁麟,深宫疑云 (第1/2页)
  
  文渊阁西厢的值房内,烛火通明。
  
  白日里堆积如山的题本总算批阅告一段落,值夜的中书舍人已被屏退,厚重的殿门紧闭,只余下三杨抵案相对。
  
  而案头一角,赫然放着那份午后已呈送乾清宫的《春秋》讲学章程副本。
  
  杨荣猛地站起身,在狭窄的空间里踱了两步,眉宇间那股子鹰隼般的锐气几乎要破壁而出。
  
  他停在紫檀公案前,双手撑案,目光灼灼地看向首座的杨士奇。
  
  “士奇兄!你所虑……分毫不差!”他深吸一口气,
  
  “我亲眼所见!幼帝负手独立于烟波之侧,身量虽小,然其气度沉凝如山,渊渟岳峙!尤其那双眼睛……!”
  
  “那双眼睛里,哪里还有半分垂髫稚子的懵懂?!那眉宇威仪,那睥睨之姿……分明……分明是宣宗盛年时的气象重现!”
  
  说道最后他用指节重重叩击着案面:“此子龙潜于渊,鳞爪已显!《春秋》之教,刻不容缓!”
  
  “若再迟疑,若待其心性筋骨定型,再行圣训,届时圣训难入其心、难移其志,你我苦心维系之鼎鼐之道必遭倾覆!
  
  “届时,有何面目见仁、宣二帝于地下?!”
  
  此话倒乃杨荣肺腑之言!
  
  他深知幼童心性如初熔之金,唯趁其炽热未凝之际,以圣人之法锻之,方能塑其形,定其质。
  
  若待金液冷透,其性已凝,其志已坚,纵有千钧之锤,亦难撼其分毫!
  
  此时不行教化,更待何时?
  
  杨士奇缓缓颔首,眼眸深处是同样的凝重与决绝:“勉仁(杨荣)所见龙行,正是老朽肺腑!此前议定《春秋》为先,绝无私念,实为社稷万年计!此乃煌煌正道!亦是我等为臣者,为这大明江山筑下的最后一道堤防!”
  
  他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议定之事,下月即行,绝无更改!”
  
  杨荣闻言,胸中块垒尽去,重重点头:“正当如此!务必使其深铭五内!”
  
  一直在旁未曾开口的杨溥此刻终于停下拨算珠的手指,胖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吞,语气凝重道:
  
  “士齐兄洞若观火,东杨公亲见印证,此乃社稷之幸。《春秋》大义,涵养圣德,下月开讲,自当全力推行。”
  
  但随后他话锋一转,拿起一份户部关于边镇军饷告急的贴黄晃晃道,“然则,骤改讲学仪程,那翰林增补、典籍誊录、光禄供奉、尚宝监用物等……桩桩件件,皆需钱粮先行支应。
  
  “近几月河南河工已糜费巨万,北边宣大告急,蓟镇亦需增饷,太仓存银……”
  
  他顿了顿,将那份贴黄轻轻推到杨士奇面前,语气加重:“……已近枯竭!若因此事,再引得户部叫苦,王振那阉宦借机在太皇太后跟前搬弄是非,岂非事与愿违,反损圣学之尊,亦授彼阉以柄?”
  
  杨溥的话,如同一盆现实的冷水,浇在杨士奇与杨荣因确证“龙形”而激荡的心绪之上。
  
  钱粮,大明运转最脆弱的基石,也是王振那阉宦能兴风作浪的关键命门。
  
  杨士奇拿起那份贴黄,扫了一眼上面刺目的赤字,沉默良久。
  
  杨荣也拧紧了眉头,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良久,杨士奇将贴黄缓缓放下,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决断:“南杨公虑事周全。讲学所需钱粮物料,可先从内承运库与光禄寺常例中挤出份额,确保经筵不辍,仪制不堕!此乃国本所系,不容有失!至于王振……”
  
  他眼中寒光一闪道:“……其爪牙若敢在钱粮上掣肘,或借机生事,便是自绝于朝堂!届时,无论付出何等代价,我必将其罪状昭告天下,请太皇太后圣裁!”
  
  ---
  
  与此同时,司礼监值房内,灯火同样未熄。
  
  王振并未批阅奏本,而是斜倚酸枝木躺椅上,闭目养神。
  
  两名小内侍跪在脚边,小心翼翼地为他捶打着腿脚。
  
  毛贵轻手轻脚地进来,将一份盖有翰林院印信的文书轻轻放在王振手边的矮几上。
  
  低声道:“干爹,翰林院那边递来的,关于下月《春秋》进讲的轮值安排,按您吩咐小主子的‘喜好’,优先排了刘球和曹鼐,这是初拟的名单和日程。”
  
  王振眼皮未抬,只从鼻腔里“嗯”了一声,仿佛在听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他手指随意地在文书上点了点:“小主子倒会挑,一个硬石头,一个刺儿头。也正好给杨公他们添点麻烦,就这么着吧。”
  
  他语气轻松,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笃定。
  
  利用小皇帝的“喜好”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同时给内阁添点麻烦,这本就是他的拿手好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