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让漫天黄沙变金黄稻谷 (第1/2页)
说是市里的领导,其实并不妥当。
巴丹吉林沙漠属于ALSYQ辖区。
而来的是阿拉善盟的领导。
当然,随行的还有ALSYQ,以及镇里的领导。
市领导来,许岳并不惊讶。
想想桃源村给贡安市带来多大的效应就知晓了。
不说其他,尹雪升职,王泽民升职,或许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在,跟也绝对有桃源村这份政绩在。
有政绩了,那么他们背景才有使力的地方。
何况,许岳如今身份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还在于,许岳研究沙漠种植,那是直接受到上面关注的。
下面市里领导会不重视?
说难听一点,现在才来,那就有些没眼力劲了。
或许,上面没人,消息渠道滞后。
毕竟连特管分局的老大都来过了。
当然,许岳也没有因此摆什么谱。
客客气气。
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很多事儿,还真需要市里面支持。
来的领导对许岳等人自然也是客气。
他其实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堪比滔天富贵从天而降啊。
若是成了,可比贡安市的桃源农场来得有意义。
因为这里是沙漠。
在沙漠之中开辟了上万亩的农场。
这政绩想小都难。
难怪州里领导看自己都带着几分羡慕。
“种水稻?”
领导一脸懵的看向许岳,他有些怀疑自己所听的。
这群人跑沙漠来种水稻?
疯了吧!
不是说还有农科院的专家么?
这也太扯了吧?
自己政绩没了,指不定还要背锅。
“旱稻!”许岳说道,“不是水稻。”
那些领导的表情依旧。
我虽然出身北方,但不至于不懂啊。
内蒙也是有种植水稻的,而且还是在盐碱地上成功种植了水稻。
你忽悠不了我。
旱稻也不是在沙漠之中种植的啊!
“若是成功了,旱稻变沙稻,那意味着什么?”
许岳似乎看出他们的所想,随即笑着补了一句。
“能成功么?”
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那意味着什么?
在场之人都很清楚。
那就意味着国内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可能会变成良田。
哪怕只是可能,也能让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全球有多少沙漠?
三千多万平方公里!
“我们来研究的是别人能不能成功。”许岳笑着说道,“这事儿,是否能普及。”
众人一听,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
许岳这话的意思是他能够在沙漠之中种植水稻,哦,是旱稻。
可他不确定,其他人是否成功。
这话有些狂啊!
不过他们来研究不普及性?
那么意思就是他们能够种植成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来此研究,那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限。
好吧,先把有局限的种植出来再说。
“真的?”
有人忍不住问道,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不觉得许岳是在吹牛逼。
毕竟,他们来之前,那就已经查过许岳的身份了。
桃源农场之名,如今算是全国闻名了。
人家桃源农场在蜀州发展得那么好,吃饱撑的跑这里来吃沙子?
“今年肯定不成,这都年末了。”许岳说道,“不过,我们会试着种植一下其他东西。至于旱稻,明年肯定会种植。到时候,你们可以再来看看,或许这里就不是漫天黄沙,而是金黄的稻谷。”
许多人看向四周似乎陷入了幻想之中。
若是沙漠变成金黄的稻谷.
不敢想啊!
领导一行人走了。
留下一句有什么事儿可以直接找他们。
上面都关注的事儿,下面自然重视。
甚至可能还会主动帮忙解决隐患。
许岳倒没太在意。
不过,留他们的电话号码,也把许伟介绍给他们了。
这让许伟有些激动。
竟然直接接触这边的领导。
不说什么横着走,但真遇到什么麻烦,解决起来也容易许多。
在这边,他不说变得顺风顺水,至少会顺利许多。
人走之后,继续布阵!
“你试试!”
许岳递给张若汐一些水。
“嗯?”
张若汐接过一喝,却是惊咦了一声。
“怎么灵性更多了?”
张若汐疑惑的问道,同时打量四周,并没有觉得这跟之前那儿有什么不同。
都是一片黄沙。
许岳笑而不语,而是用手指往下指了指!
“感知不到。”
张若汐散开精神力,可惜感知不到什么。
“这里离其中一条水脉更近。”许岳说道,“那边那个水池就在那水脉上面,不出意外的话,灵气应该梗阻。”
“那你之前的猜测很可能是真的。”
张若是沉思片刻,开口说道。
什么猜测?
那自然是这个沙漠是一个大阵失败而造成的。
“或许吧!”许岳说道,“水脉或许就是灵脉。离之越近,灵气越足,本就没什么好惊讶的。何况,还是在这沙漠之中,对比之下也就明显了。”
“什么时候回去?”张若汐忽然问道,“不会布置好了再回去吧?”
“等布置好了再回去,恐怕就错过三叔的婚礼了。”许岳说道,“这事儿不急,到时候我们直接去锦城就好了。”
张若汐点了点头。
他们回去也帮不上忙。
至于家里面其他事儿?
相对而言,这里更重要。
沙漠种植一旦成功,或许就是惊天动地的事儿。
至少,许岳在上面首长那儿分量会更重。
那片沙漠逐渐变化着。
许岳和张若汐则准备回去了。
如今已是腊月。
“吃了你三叔喜酒,你们是回桃源村,还是回这儿?”
问这话的人是孟院士。
此时的他也黑了。
皮肤更粗糙了。
不过,依旧精神奕奕。
他在这儿修炼农家呼吸法,那也是能成的。
虽然不如桃源村,可许岳却感觉他的进步反而要快一些。
不!
准确是说不是他,而是他们。
跟着他一起来的农科院之人也是如此。
或许是因为他们来此不仅是从事农业劳动,还从事农业研究。
营地周围,如今已经被他们种上了不少蔬菜和果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