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329章 新钱上市

第329章 新钱上市

  第329章 新钱上市 (第1/2页)
  
  江瀚宣布涨俸的消息,让在场的一众文武振奋无比。
  
  此次涨幅之大,简直难以想象,薪俸上涨一半后,他们也就不用再过那种紧巴巴的日子了。
  
  可当得知涨俸将以纸票的形式发放后,众人的心头又像被浇了一盆凉水。
  
  纸票?
  
  该不会和明廷一样,听起来不少,但实际上发到手的,都是些难以变现的陈年旧货吧?
  
  尽管心中疑窦丛生,但在场的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究是没人再站出来质疑、反驳。
  
  新钱已经制成,甚至连负责此事的新衙门、以及衙门的官员都已经确立。
  
  大家都不傻,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此事不容置疑,不是商量,而是通知。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随着太监一声唱和,这场喜忧参半的大朝会,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江瀚随即起身,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了大殿。
  
  王驾一走,承运殿内紧绷的气氛顿时松弛下来,文武官员们也三三两两,怀着复杂的心情相继离去。
  
  人群中,薛志恒的脚步最为匆忙。
  
  明天不仅是发放俸禄的日子,更是泉通司正式开衙、直面考验的第一天。
  
  他还要赶回去做最后的检查,以确保万无一失。
  
  正当他加快脚步,想尽快赶回衙门时,身后却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薛主事,薛主事,还请留步。”
  
  薛志恒停下脚步,转身望去,叫住他的,正是农部职方清吏司郎中——庄博阳。
  
  此人是湖广武陵人,字子书,也是从明廷投诚过来的官员。
  
  因为在城内的宅院与薛家府邸相邻,庄博阳和薛志恒平日里素有往来,算是熟识。
  
  见到是这位邻居,薛志恒也放缓脚步,朝他拱了拱手:
  
  “原来是子书,不知道唤我何事?”
  
  庄博阳脸上堆起笑容,快步走近,同样拱手回礼道:
  
  “薛主事如今荣膺新职,执掌泉通司,权责重大。”
  
  “我这做邻居的,自然要向您道贺啊。”
  
  薛志恒谦虚地摆摆手:
  
  “唉,子书兄言重了。”
  
  “不过是王上信赖,尽力为君分忧罢了,谈不上什么恭喜。”
  
  庄博阳在廊下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用手指做了个捻票子的动作:
  
  “薛主事,你我毗邻而居,也算知交。”
  
  “您……能不能跟在下透个底儿?”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
  
  “这本色加折色的制度,会长期并行吗?”
  
  “粮票和布票,将来……将来会不会也像宝钞那般……”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但意思却不言而喻。
  
  薛志恒听罢,不动声色地宽慰道:
  
  “子书兄大可放心。”
  
  “具体的细节我虽然不便多言,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告知,王上励精图治,体恤臣下,绝不会行那自毁根基之事。”
  
  “再说了,这粮票、布票,都标明了可以抵换实物,并非什么空头票据,你也不必过于担忧。”
  
  说罢,他看着庄博阳叹了口气。
  
  如果是其他人来问,薛志恒肯定不会多说,最多也就是搪塞两句罢了。
  
  但既然是庄博阳开口了,他才多解释了两句。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相熟,而是薛志恒很清楚,自己这位邻居的家境,实在是太过寒酸了。
  
  庄博阳是天启年间的进士,金榜题名后,先是被吏部委派到四川的安县担任知县。
  
  因其为人勤勉,治下吏治清明,钱粮刑名诸事井井有条,颇有政声,几年后便被擢升为崇庆州知州,紧邻成都。
  
  而在崇庆州知州任上,庄博阳更是勤政爱民,做了不少实事。
  
  他亲自督导兴修水利,疏通了多条淤塞数年的灌溉渠,使得境内数千亩“望天田”得以保收;
  
  每逢灾年,庄博阳必定想方设法开仓平粜,甚至还捐出自己微薄的俸禄发粥赈济,在士民中口碑极佳。
  
  后来江瀚打下成都,庄博阳所在的崇庆州也跟着投降了。
  
  按理说,像这一类承平时期干练有为、政绩斐然的官员;在战乱时期,本应该是誓死不降,最终以身殉国的标准模板。
  
  但庄博阳偏偏不是。
  
  当李自成率领的大军兵临崇庆州城下时,他几乎未作任何抵抗,便领着州衙一众属官,干净利落地开城投降了。
  
  李自成看着崇庆州高耸的城墙,本以为这会是一场硬仗,但他万万没想到城门不攻自开了。
  
  见此情形,他生怕其中有诈,愣是派兵在城内反复搜剿了大半天,直到确认并无伏兵后,他才敢放心接收州城。
  
  按照惯例,占领一地后,李自成立刻召开了公审大会,准备全面清查城内的贪官污吏、豪绅劣商。
  
  这一查之下,结果简直令他触目惊心。
  
  崇庆州官府上下,从知州到胥吏,几乎都存在加征行为,像什么纸笔费、车马费、火耗等等,数目不小。
  
  李自成当时也并未细究,只是依照惯例,将庄博阳等一干人等都定性为“贪官污吏”,准备严惩。
  
  为首的庄博阳更是要被判斩首示众,家产抄没。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行刑,得知消息的百姓便围满了州府衙门,替庄博阳鸣冤叫屈。
  
  李自成闻报都愣住了,他征战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百姓替“贪官”求情。
  
  意识到事有蹊跷,他立刻找来几位乡老市民,仔细询问其中关节。
  
  这一问,李自成才明白了其中隐情。
  
  原来庄博阳平日素有清名,并非什么大奸大恶之徒。
  
  但李自成却更不解了,既然素有清名,为何什么官府上下都在加征税款?
  
  直到他带着亲兵,亲自踏入庄博阳家中时,所有的疑惑得以解开。
  
  这个姓庄的家里,是真穷啊!
  
  庄博阳家住城西,是一个仅有三间瓦房的一进院宅子。
  
  院内除了一棵老树外,别无长物。
  
  进屋一看,更是家徒四壁,桌椅板凳俱是陈旧不堪。
  
  庄博阳的寡母常年卧病在床,他的妻子和一双年幼的儿女,身上穿的也只是寻常的绸布衣裳。
  
  单从衣着上看,外人根本看不出来,这是知州大人的亲眷。
  
  按理说,庄博阳身为一州知州,本该住在州衙内院。
  
  但崇庆州衙门早已年久失修,每逢雨雪便四处漏风渗水。
  
  庄博阳无钱修缮公廨,又不愿劳民伤财,索性自己租了一个便宜的小院,带着家眷搬了出来。
  
  而他之所以选择投降,原因也很简单。
  
  这种既要维持官府运转,又要坚守底线的清贫日子,他实在是过够了,也撑不下去了。
  
  以庄博阳任安县知县时为例,他名义上年俸是九十石,折合白银约七十两。
  
  但实际发放时,因朝廷财政困难,到手能有一半就算不错了。
  
  而他辖下的安县衙门,不算临时帮闲,仅各类固定的吏员、衙役、杂工就有一百五十余人。
  
  其中仅有县丞、主簿、典史、六房司吏等约三十人属于朝廷经制吏员,勉强有微薄薪俸。
  
  剩下的一百二十人,如三班衙役、门子、仵作、书算等,则要完全靠地方自筹经费来养活。
  
  而一个县衙,下属机构也非常多,像什么递运所、河伯所批验所、铁治所、水马驿、急递铺、道、僧会司、阴阳学、医学等等。
  
  手底下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庄博阳这个领头的,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无奈之下,他最终也只能默许加征一些“火耗、纸笔费、车马费”等杂项,用以维持衙门最基本的运转、以及支付胥吏们的工食银。
  
  而他自己,却没有中饱私囊。
  
  得知这一切后,李自成也有些犯难了。
  
  你说庄博阳贪污吧,他确实违反了加征禁令;
  
  但说他是个贪官吧,庄博阳加征来的银子,全都填了公家的窟窿,自己反而却过得紧巴巴的。
  
  李自成难以决断,只能将此事原委写成奏报,连同案卷一并送回成都,请江瀚亲自裁决。
  
  仔细审阅卷宗后,江瀚对此事也做出了批示:
  
  像庄博阳这类官员,本性不坏,能力亦有,虽然不属于清官,但称得上能臣。
  
  其“贪墨加征”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了缓解财政缺口,以保证地方运转,实乃情有可原。
  
  既然并未横征暴敛,中饱私囊,而且在民间声誉不错,便可网开一面,予以任用。
  
  所以,江瀚就放了庄博阳一马,并将其擢升为正五品职方清吏司郎中。
  
  除此之外,他还给庄博阳安排了一套宅院,就在薛家府邸旁边。
  
  江瀚的本意,是想做出个千金买马骨的姿态,鼓励更多像这样的官员投诚。
  
  但很可惜,偌大一个四川,也就只有十来个人而已。
  
  正因为两人是邻居,知道庄博阳家境清贫、为官不易,薛志恒今天才破例跟他多讲了两句,以安其心。
  
  就在他俩交谈的片刻功夫,周围一些尚未散去的官员,也不自觉地放缓了脚步,悄悄靠拢了过来。
  
  一群人竖起耳朵,想从新任泉通司提举口中,探听更多关于纸票细节、未来规划的消息。
  
  见此情形,薛志恒也知道不能再多说了,于是便对四周拱了拱手,朗声道:
  
  “诸位同僚,还请放宽心。”
  
  “王上金口玉言,既已承诺,便绝不会效仿明廷旧弊,行那搪塞敷衍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