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割肉十年还骂我白眼狼?我不干了 > 第142章:走出去

第142章:走出去

  第142章:走出去 (第1/2页)
  
  皇帝是在战乱平定后的第二年立的。
  
  大晋国破山河碎,皇室宗亲不是被俘就是在乱战中死于非命。旧都城早已成了一座死城,白骨遍野、残垣断壁。乱世收尾之际,手握兵权的秦回,自然成了这片废墟上的新主宰。
  
  但这位新主宰,原本却不是属于这里的。
  
  他是大梁的将军,大梁天子的师傅。
  
  而此时的大梁百官,正翘首以盼着胜利的秦回凯旋,带着大晋的俘虏、贡品与地图归来,纳入天子膝下,受封为公,万民同庆。
  
  可他们等来的,却是噩耗连连。
  
  秦回并未返梁,亦未奏报功绩。他将所占之地重新划分,废除了大晋旧制,在北方立起一道道兵营与边关,广纳降卒,分派田地,以军功立赏,安抚百姓。
  
  更令人震惊的是,战事甫定,他竟自大晋宗室司马家中挑选了一位尚存血脉的幼子,冠以帝号,扶上皇位,自任大将军,主持朝政。
  
  一时间,无数大梁朝臣哗然。
  
  从朝堂到民间,皆有谴责之声如潮水涌来。文武百官接连上表,请秦将军秉忠臣之义,归还所夺之地,献俘归朝,以正纲纪。
  
  “将军出于大梁,受国俸禄,今却割地称雄,立异姓皇帝,此行于忠义何在?”
  
  一封封奏章写得言辞恳切,墨痕未干便已送往北境。而秦回对此,却从未作出任何回应。
  
  他设在旧大晋王都的府邸,门口堆着一座火盆,几日一次,便有人将新送来的奏折投入火中。
  
  不看、不回、不理,秦回对下面的人是这么吩咐的。
  
  有人不信邪,遣使者亲赴王都。
  
  这一次,大梁派来的是礼部尚书之子——许廷之,年纪轻、胆子大,一口一个“君恩浩荡”、“秦将军当感戴国主之恩”,连说了三日三夜,换来的却是秦回一句:“送客。”
  
  许廷之被丢出帅府大门时,满身尘土,眼中尽是羞愤。自此,大梁使者再不敢轻易前往。
  
  朝堂内一时人心浮动,百官愤慨难平,几番逼迫幼帝降旨追责。然而那位年幼天子,却始终未曾发一言苛责。
  
  他只是静静听完群臣喧哗,然后唤来内侍,让他准备文房四宝。
  
  少年的笔迹尚显稚嫩,但一笔一画写得格外端正。信中并无谴责之语,也未提割地之事。只写道:
  
  “师父别来无恙。北境风寒,弟子日夜挂念。不知何时,方能归来一叙?”
  
  他写完这封信后,亲自盖上玉玺,命人快马加鞭送往王都。
  
  那日,风雪初起,少年站在御书房的廊下,望着北方天际,久久不语。
  
  信送达时,秦回正站在王都最高的一座塔楼上,眺望着远处黄沙苍茫的边境。
  
  他收信时没有立刻拆开,只是将它握在掌中,捻了捻纸边的印纹,直到夜风吹得满城灯火轻晃,才缓缓打开。
  
  纸张轻盈如雪,字迹稚拙,却不失恳切。他读得极慢,读完后,良久无语。
  
  第二日,他如常着甲上朝,听政理事,未曾再提及那封信。
  
  但有心人注意到,那封信并未如他往日所接诸表章一样投入火盆,而是被他亲手放入了书案之下的暗匣之中,锁了起来。
  
  “他心软了吗?”有人私下猜测。
  
  “他心里还是记着那位天子的。”也有人低语。
  
  可真相如何,谁也不敢肯定。那位从来只用铁血开路的将军,始终没有亲口回应过什么。
  
  秦硕便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他站在暮色中,披着一身单薄的斗篷,背脊却仍笔挺如当年。那双眼睛看似温和,实则锋锐,宛若沉睡未醒的刀刃,哪怕不动,也自有一股令人敬畏的威压。
  
  他没有先行开口,只是静静地看着秦回——这个曾在他膝下学剑的孩子,如今已是一国的实际掌权者,百万人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