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 章 李存孝与李克用,父子裂痕! (第1/2页)
  
  【李克用,之所以不安功劳封赏李存孝,最主要的还是制衡麾下势力!】
  
  【第一避免李存孝“功高盖主”的隐患,作为沙陀军事集团的董事长,李克用的所有决策始终都是以“稳固自身权力”为首要目标。】
  
  【所以他让康君立做了绍义留后,因为康君立是最早追随他的“十三太保”之一,代表着他沙坨集团里的元老派系。】
  
  【为了平衡麾下势力,李可用就想出了这个用“资历派”来打压李存孝这类“战功派”的崛起速度!】
  
  【第二点,李存孝的武力与战功已冠绝全军,在军中的威望真的太高了,而且昭义地处战略要地,若再将此地兵权交给他,等于让其手握“重兵+重地”。】
  
  天幕前的帝王们此刻都沉思了起来。
  
  其实从政治上来李克用的安排也没什么毛病!
  
  重兵加重地,这要是谋反了那的确不好收拾!
  
  换成谁也睡不着啊!
  
  况且还是一名悍将,战力又极其彪悍。
  
  就算不谋反,时间一长极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与“功高震主”这个道理差不多!
  
  虽然没有谋反的心,但是有谋反的能力,这就不行了。
  
  ……
  
  【最后一点,也是对李存孝“性格缺陷”的预判,李克用其实早就察觉李存孝是个认死功的人,根本上就缺乏统御一方的政治城府!】
  
  【而且,昭义刚经历战乱,需要的是能安抚民生、协调各方的“治将”,而非只懂冲锋陷阵的“猛将”。】
  
  【在他看来,汾州刺史的职位虽低,却还有一部分是对李存孝“补全短板”的考验!】
  
  李克用:“没错……就是这样,就是考验,绝对没有任何意思!”
  
  李存孝:“……”
  
  那个干部能经受住这个考验?
  
  你就拿这个考验干部?
  
  【然而在李存孝眼里那就不一样了,他认为,功劳就是应该跟地位互相匹配的,从平定邢、洺、磁三州,再到泽州之战、收复潞州,李存孝始终都认为自己功劳远超最终获任昭义留后的康君立。】
  
  【这种“功高赏薄”的落差让他极度不服,甚至在公开场合多次抱怨,明确表达对李克用任命的不满,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李克用和李存孝二人,父子之间的产生了分歧。】
  
  【然后李存孝不爽就开始发脾气,甚至表示自己对李克用任命的不满,好几天都气的吃不下东西,整个人心里憋着一股火,看啥都来气!】
  
  此时画面中的李存孝就像一个跟父亲耍脾气的小孩。
  
  亲卫端着炖得软烂的羊肉冒着热气,刚小心翼翼的放在案上。
  
  李存孝只扫了一眼,就猛地抬手将案几掀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