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好为人师

第一百五十二章 好为人师

  第一百五十二章 好为人师 (第2/2页)
  
  但只要简单的改造一下,车长缩短让前后三组轮胎间距更近,去掉一些装置,就跟后世比较经典的全地形‘猫猫车’一样了。
  
  全地形猫猫车因为车体更轻便,轮胎间距短,就会有更强的动力和翻越障碍的能力。
  
  反正全地形车的核心能力是在户外很多地形都可以轻易驾驶,部队要的指挥车,需要的就是这个。
  
  有技术的人,是根据地理环境和自身需要,来造符合要求的车辆。而来学习技术的小组,目前就是思维放不开,他们不懂全地形的理念核心目的,来这边只是想要把江成之前设计出来的地形车给制造出来。
  
  但是通过江成的讲解,学习小组的人悟了。但正是因为悟了,才感觉这趟学习之路没那么容易了。
  
  江成这不是单纯的指导他们造车,而是授道,是传授理念。
  
  五个学习小组的人都拿着笔和小本子记录着江成讲的东西,本来打算来一个月,学会现在这款地形车的结构设计理念和制造就回去的。
  
  现在江成这样一说,感觉不多学会几款全地形车的制造设计理解回去,都对不起国家的栽培了。
  
  江成这样教导,其实也是想为国家的军工方面做点贡献。
  
  苏联跟国内关系破裂后,虽然与苏联也一直没有什么大冲突,引发战争什么的。但是苏联没少干搅屎棍的事情。
  
  越南就是在苏联的支持下,在后来搞反华排华的活动,才出现后面的战争。而越南的地形,有各种全地形车辆帮助的情况下,起码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减少人民子弟兵的牺牲。
  
  后世教学辅导讲究一对一,因为一对一才能更好的提问和探讨问题。
  
  江成带着学习小组在郊区外,也算是探讨式的教导了。这样会让他们去思考,当在思考中给于答题解惑,会让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解决记得更深。
  
  十一月份的季节,穿上外套在郊区外其实感觉还挺舒适的。
  
  江成没有时间天天对他们技术指导,教导一上午,就要他们回去自己探讨问题。汽车厂这边也有江成生产全地形车的结构图纸。
  
  他们可以去互相理解,然后去看汽车厂制造其他车辆的过程。把不懂的问题,等个两三天放到一起,再让江成进行解答。
  
  另外就是他们昨天刚过来,厂里已经招待了一次,不可能天天招待。学习小组来的时候,肯定456厂给了他们粮票和出差费用的。
  
  可以让他们在这边的食堂里用粮票换饭票,平时就跟大家一样在这边的食堂吃饭。他们要是有足够的钱,天天下饭店大家也管不了。
  
  要是厂里天天招待他们,江成就每天在饭前指导他们一个小时,然后带着人跟着他们天天吃招待餐。
  
  谭雅萱挺着一个肚子,天天想着她男人带她去吃招待餐呢。她要是在厂里吃招待餐,食堂后厨人员都弄不到什么剩菜。
  
  在十一点多,江成就带着学习小组的人回厂里了。下午学习小组的人去干什么,江成就管不着了,他得忙自己的事情。
  
  而江成回到汽车厂后,得到了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没有多久又快年底了,苏联那边又有一些派过去的进修人员回国了。
  
  之前派出去的进修人员回国,只要是工业方面的,基本上大部分都会被安排到北方的工业企业中去发展。
  
  但这次去苏联进修的南方人员,关注到了赣省昌城这边竟然冒出了一个汽车厂。而且不光是生产汽车,还有农业拖拉机,边三轮摩托车和工程车。
  
  除了车辆,昌城这边还有一条跟制造车辆相关的产业链。一些学材料学的,就算不去汽车厂,也可以选择到昌城这边其他的一些工厂。
  
  为国内的工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年代很多人是有这个觉悟。但要是南方和北方都可以奉献力量的话,作为南方人,习惯了南方的季节气候,加上大家就算要背井离乡,也不想太远。
  
  所以从苏联进修回来的这一批人,在上面给他们分配的时候,这分配其实是引导性的。并不是说要强制谁去什么单位和企业里。
  
  这很多单位企业里,从某些方面来说,昌城汽车厂是自由性最好的一个企业。
  
  进修回来的人,基本上都会得到重用。而很多领域里,其实都有保密性。军工和科研领域,不少方面对于高层技术人员都是有保密要求的。
  
  昌城汽车厂生产的都是能民用的车辆,最多是军民通用,而生产汽车在这个年代算是最高档的一批企业了。
  
  年底回来的是进修人员,不是去苏联学习的那种学生。是本身就有些技术,然后去苏联那边很多企业学习的人员。
  
  他们其实跟汽车厂的张工属于同一类型的,属于实干派,动手能力强于理论。
  
  这些人能派去进修,审核是很严格的。年龄不会小,因为有媳妇孩子的优先。
  
  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责任感强。但同样的,这类人都比较有主见,不会头脑一发热,就去一些有保密的单位。那样的话,跟家人相聚的时间是很少的。
  
  除非能成为中高级技术员,能分到不错的房子把家人接过来一起生活。
  
  在昌城的飞机制造厂,能接触到核心技术的工程师,基本上都是住在指定的区域的。家里人都接过去,然后生活配套设施都齐全。
  
  可在昌城汽车厂不一样,工程师要是不想住厂里建的职工楼,也可以去街道办找合适的房子租住。
  
  请假也方便,想回老家就回老家一趟,不需要严格的审批。
  
  所以苏联进修的一批人员回来后,通过个人的选择和审批,将有二十多人到昌城这边来。但不全部是到汽车厂的,有几人是到发动机厂的,还有两人是去橡胶厂的。
  
  来汽车厂这边的,有十八个进修人员。等这批人一过来,技术部门就直接壮大了起来。
  
  另外还有一件好事,就是能用在汽车上的薄板生产出来了,给了汽车厂这边一个专门采购的电话。
  
  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什么厂生产出来的薄板,反正可以采购到薄板就是了。
  
  有汽车薄板的话,车身可以减轻,成本降低。关键是材料的节省,以前一辆车如果要一千斤板材,现在可能只需要七百斤了。
  
  这薄板也不是说直接能比以前少一半,能节省百分之三十就不错。毕竟汽车很多部位不是用薄板生产的。
  
  但是用在轿车上,那就节省的多了,轿车的车身车门都可以使用薄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