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钢材厂的申建 (第2/2页)
~~
江成在开完科室内部的会议后,跟郑可是说要搞手扶拖拉机的。但最近的真实情况是把她安排到了机械车间,帮忙协助负责车间工位完善的事情。
车间里面的地面在画线条区分位置,每个工位都有一个简易的工作柜,放置一些工具和零件。
不过目前的机械设备,还无法达到一个人一个工位的情况。但是有升降机可以调整合适的组装位置,有起重机负责协助安装。
之前车间组装,是车子所在的位置不动,按照工人在绕着车子转。比如装发动机的,是装好了后,不是等下一个底盘车架被人送过来的,而是安排人带着发动机去另外一个地方安装。
现在有了机械车间,工人不需要移动。站在工位,准备好安装的部件,等待底盘和车架被天车起重机运输过来就行了。
而那些零配件,只要规划好。不会技术的人员,指导一下,就会用托盘车帮他们搬运到指定的工位。
安装的技术人员,不会因为那些不需要技术的事情耽搁时间了。他们的任务就是不停的组装,机械式无脑的组装。
不用再去考虑汽车是怎么造出来的,只要盲目的完成自己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就可以了。这样一来,组装车间的员工培训就更快了。
之前的轻卡汽车组装车间,直接让了出来,那个车间改成拖拉机组装车间了。
一个机械车间投入太大,江成倒是想多建设几个,但不现实。
江成把郑可安排在机械车间完善工位,他自己也就是每天去查看一下。其他时间都是在外面跑,他想要把昌城的道路搞好,其实砂石路不是他的目标。
他要的水泥路,然后弄一辆跑车出来,成为这个时代的秋名山车神。年轻人,有点中二的想法很正常。
“老周,还是市里机关单位食堂的师傅手艺可以呀。我们食堂,就二食堂那何师傅水平还行。”
“这没办法的事情,工厂食堂的师傅才几级工资。这政府食堂的师傅级别都不一样,能比嘛。”
周厂长和江成从市ZF这边出来,刚吃了这边的招待餐,两人笑着点评着。
在这个年代厨师就是炊事员,工资级别和技术员一样是跟工人反正来的。八级技术工人工资最高,但炊事员是最低。
工厂一般招厨师,主要是烧大锅菜,厨艺水平要求低,这工资自然也就低。厨艺好的师傅,一般都会去饭店和接待单位工作。
拿工厂食堂的师傅跟人家市ZF这边的比,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可比性的。
“这修路的事情还真烦,要是你是我们市的领导就好了,直接打手一辉,就给批了。”江成开玩笑的说道。
“江成,我们厂生产的车,现在都是供不应求,你这好好的操心道路的事情干嘛。”周厂长有些无奈的说道。
本来一开始就不是汽车厂的职责。汽车厂的职责就是生产车辆,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但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有社会责任感。如果出面牵个头,就能把很多地方的路修好,周厂长和康书记肯定也愿意看到。
本来以为道路建设是归建设局管的,江成和周厂长一开始跑去那边谈修路的事情了。哪里知道谈了半天,建设局的局长倒是很乐意合作,他们也需要大量的运输车辆。
但建设局只负责建设道路,道路规划是要找公路局,那边是规划道路的。后来找到公路局后,发现这边也是一个清水衙门。
城市里的道路,的确是公路局规划,比如建多宽,用什么材料建设。但公路局部门只是收到命令,要建设什么地方,才会去规划。
这主动规划权其实不在公路局手上,公路局规划的再好,给全市都规划好街道有什么用,得上面同意拿钱呀。
到最后,江成和周厂长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跟市里的二把手约谈这个事情。
采购的车辆下县城,市里真的承担不了多少费用。
现在一条砂石路,一公里的成本在四千左右,这个价格是在五四年修青藏公路核算出来了的。
如果汽车厂提供车辆运输,成本下降一半是肯定有的。下面的县城也分摊一下,再找省里拨点款。
到时候一条一百多公里的路,市里可能出资都不需要十万块。当然了,十万块对于这个年代来讲也不少,要修的路也不只是一条。
当昌城市的二把手不管那么多,汽车厂现在是省企,厂里生产的车辆能留在昌城的并不多。光景德镇那边,仗着陶瓷出名,能卖到全国各地,省里领导怎么可能不资源倾斜。
还有外省的单位和企业,加上部队多少也要分走一点。
对于市里的二把手来说,这就是把大批车辆留着本市的机会,等于是修了道路就直接有运输车辆了。
作为市里的二把手,不可能不明白交通便利会给城市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这有路没有车,其实也是交通规划里要考虑到的核心之一。
反正江成跟周厂长跑了几个部门了,在市ZF这边总算是达成了合作意向,汽车厂那边只要负责提供车辆了。
当然了,市二把手是要在市里的会议大厅跟下面的领导干部开会的,到时候下面各县城的领导都要来昌城开会。
这一路一带大会,除了各部门领导要来,也会邀请市里的一些商界认识。
大范围的搞道路基建,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但ZF的力量有限,搞一场全民出钱或出力的捐献很有必要。
两年前鹰潭那边修建铁路,省内就搞过一次募捐。也是两年前,发大洪水,民众就捐献了五千万斤粮食。
会议那天,汽车厂的领导也是要去参加并且讲话的。还要起带头表率,带头捐献几辆汽车什么的。
但汽车厂的捐献,是捐给昌城市那些公私合营的商人看的。在计划经济下,公私合营的形式,商人想亏钱都难。
什么物资都缺,真要有不是很缺的东西,也是计划生产,不用考虑销售问题。所以这个年代有些商人,是真的有钱。
汽车厂是国营单位,挣的利润除了给工人多发的福利,其他都是国家的。他们捐几辆汽车,到时候上面单位减免一点利润款项,真正的目标是那些有钱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