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是幼稚 (第2/2页)
现在想生产内燃叉车,难点就在内部构造搭配。
“郑助理,这没有专门对应的力学公式,我看也没有必要再继续无谓的推算了。用笨办法吧,先用大马力的发动机和常规变速箱还有一些零部件组装一下吧。试制出来后,再哪里有问题就调整哪里。”江成望着图纸摇了一下头说道。
“那这车自重按照几吨来生产呢。”郑可点了一下头询问道。
叉车要讲究平衡,车身的重量最少要减去货叉的重量,然后要大于限定举重货品重量。
总不能两吨重的叉车,去搬运三吨重的货物。那在举重的时候,叉车百分百一下就翻了。
叉车自身重量够了,举重还要看发动机转换的动力够不够。发动机要是马力不行,你叉车造三吨,只能升举一吨多的货物也没有什么意思。
“先按照三吨来吧。”江成思考了一下说道。
“好的。”郑可记录了一下回应道。
三吨的自重叉车,基本上就只能升举两吨的货物。不是说举不动三吨的货,而是只能升举两吨左右。
毕竟叉车是有轮子的,轮子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翘板的支点,如果轮子装的比较靠后,甚至不用举重车子就往前栽了。
所以这是力学的问题,并不是动力学。底盘设计不好,自重三吨的叉车被两吨多的货物压翻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得测试和调整,要是有力学方面的技术人员,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实际上生产的叉车,都是设定一个升举货品的数值,然后来调整叉车的自重的。因为叉车的自重也很好增加,轻了就直接加铁板就是了。
所以叉车一般是按能举重的货物来定义的,比如1.5T叉车和2.5T叉车什么,不同的设计工艺,叉车的自重也不同。
现在汽车厂缺各方面的技术人才,江成又喜欢乱折腾,造内燃叉车,只能用笨办法了。
‘叮叮~订。’
在江成跟谭雅萱讨论一些内燃叉车车身构造细节的时候,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这换了新的办公楼,工程科也安了电话。不过这电话不是独立的,整个工厂就一个电话号码,但有很多分机电话。
外面拨打进来的电话都会经过话务室,话务室的人员会询问对方是什么单位,有什么请求。
如果打电话过来的人,单位不行,级别不够,话务室的工作人员也不会随便把电话转到其他科室去。
总不能随便一个单位的办事员,说找厂里的厂长,话务室的人员就把电话转接过去吧。
话务室的人员也会根据情况,可能先记录一下,然后亲自去科室汇报。领导要是愿意交谈,再打电话过去。
“郑助理。”江成示意了一下,让郑可接电话。
郑可忍不住笑了一下,又是这一套,电话能打进这里的,除了找江成的就没找其他人的。
江成就是摆架子,装领导。下属先接电话,然后再跟他汇报一下。反正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喂,你好,这里是汽车厂工程科。”
郑可接起电话说道,说完还又看了一眼江成,真是幼稚。
(晚上又没睡着,昨天最后还说要努力更新的,怕晚上睡不着白天起来不来,干脆写一点是一点。到中午肯定是没的更新了,大家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