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解放VS昌江 (第2/2页)
江成和周厂长一本正经的来到了工业局,不正经点不行,主要的是来这里要干的事不地道。
在这个计划经济年代,地方企业很少被合并的,都是兵工厂被新产品和设备淘汰了,才会跟地方合并。
当然地方上的一些工厂也不是不会有合并的情况,但一般是上面有决策,想组合一些单位共同生产什么产品。
反正没有出现过一个工厂看上了另外一个厂的东西,要求合并的。
江成和周厂长没有想到来工业局,赵局长会对他们这样热情。
竟然留他们在局里吃饭,不是吃食堂,是专门安排人弄六个菜的那种。
要知道机械配件厂只是市企,虽然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变成省企也快了。省企的话就不叫昌城机械配件厂了,得叫江西机械配件厂了。
但昌城是省会城市,就算是省企也归这边的工业局管。除非工厂升级到国企的程度,那地位就有点超然了。
而在赣省,目前总共也就四家国企,一家矿厂,一家纺织印染厂。另外两家厂江成也熟悉,一家是昌城的飞机制造厂,这边造的飞机是全国调配的,不是属于昌城的。
这也是为什么飞机制造厂工程师多的原因,工程师也是全国各地调过来的。谭雅萱一个中专生,主专业学的还不好,实习没混到工作指标很正常。
另外一家就是昌城的柴油机厂,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单凭一个市区就能搞柴油机厂的。柴油机真那么好生产,每个市区都弄一个厂,那拖拉机和柴油汽车就能满地跑了。
昌城的柴油机厂也是接全国订单的,不像机械配件厂,说白一点就是昌城市区别人的配套厂。
但在江成升级厂里的设备后,能加工一些简单的精密零件,其实就有了成为省企的资格。
而在造出托盘车和轻卡后,现在虽然还是市区,但已经有了国企的通行证。职工人数和规模上去,企业升级是水到渠成的。
“赵局长,你别太客气,我们这次来是有点事情要麻烦你的。”周厂长在局长办公室里说道。
这一来就被赵局长喊着中午留在这边吃饭,这待遇周厂长还是第一次碰到。
按照道理,工业局是他们的上级,上级一般不怎么招待下级单位人员的。一个是不需要,另外一个是招待不起,一个市区那么多企业,厂长厂书记多的是,难道来一个招待一个嘛。
如果是真的有事情谈到了饭点时间,能让食堂打一份饭简单招待一下就不错了。单独让食堂开小灶,那最少级别得跟赵局长不相上下。
“周厂长,江工。你们有事来我们这里,那本来就是工作上的事,你们工作上有事情要我们帮忙解决,也就是我们的本分工作,哪里有什么麻烦不麻烦。怕麻烦,那还要我们工业局做什么”赵局长一脸大义炳然的说道。
要是周厂长不是第一次跟赵局长打交道,那还真可能相信了他的话。这局长真是好局长,有困难那是真解决呀。
可实际情况,工业局一把也就做一点协调工作,哪里会大包大揽。
如果是厂里生产问题,基本上是让你有困难,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你说有难处,他会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工业局也是有项目资金的,但下面的企业想申请到那不是一般的艰难。不过工业局也有自身的难处,有些企业动不动想搞扩张,要买设备。
可资金就那么多,用钱得用在刀刃上。所以经常看到的是越好的企业越有扶持,那些真的需要的可能得不到扶持。
站在位置的角度不一样,有时候就会觉得很不公平。
有些单位是不会管你死活的,也管不了那么多。他们是站在整个市区的发展来看的,你不符合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就算有困难也难有资金上面的扶持。
而企业符合发展方向,哪怕没有困难,都会催着你发展,扩大生产力。